当前位置: 智能网 > 智慧城市 > 渐入佳境 华为开启智慧城市孪生新时代

渐入佳境 华为开启智慧城市孪生新时代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05 16:02:29   浏览次数:118
核心提示:2019年12月05日关于渐入佳境 华为开启智慧城市孪生新时代的最新消息: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智慧城市建设能帮助解决城市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实现高效的城市治理和为民服务,带动城市的数字产业发展,为传统产


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而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城市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智慧城市建设能帮助解决城市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实现高效的城市治理和为民服务,带动城市的数字产业发展,为传统产业的升级发展带来新动能。

从智慧城市建设理论到解决方案,再到全球客户服务经验,华为已经成为国内智能城市建设领域的先行者和领跑者。智慧城市是华为长期投入的业务方向,拥有1100多家解决方案合作伙伴,面向全球40多个国家和200多个城市提供智慧城市的服务。

智慧城市进入“深水区”

渐入佳境 华为开启智慧城市孪生新时代

在近日举行的“华为智慧城市峰会2019”上,华为EBG中国区智慧城市业务总裁胡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前城市的建设更多还是自上而下,某种程度上是政府或者企业一起来推动的。现在,我们更多强调老百姓的获得感。“智慧城市已经进入到深水区,我们所说的深水区并不是说市场已经成熟,而是市场需求方更多强调体验感或者参与感。如国家标准委推出的新型智慧城市评价体系标准,获得感的比重不断提高。”

华为一直在推动IOC城市智能运营中心的建设,城市智能运营中心不是一个简单的大屏或者可以感知城市的立体图,而是通过数字建模把城市多个维度的数据进行统筹分析,然后支撑各种业务应用。其价值在于这些数据采集到之后,可以被拉通融合,从而产生更有价值的数据,让其无处不在的感知触角延伸到城市各行各业中惠民兴业。

胡芳表示,华为在建设智慧城市方面进行了较多的尝试和探讨,越来越多的城市把城市智能运营中心的建设提到议事日程上面,通过这样一个中心,实现智慧城市建设可看、可用、可感知。“当前智慧城市的建设已经为未来数据运营起到了梳理标准、构建标准的作用。”

华为聚焦ICT基础设施,在智慧城市的理解上面,已经由ICT解决方案到智慧城市的完整逻辑。“华为把技术优势融合为真正在城市中发挥价值的东西。在整个思路转变过程中,华为自身也有变化,我们的战略是‘平台+AI+生态’,业务边际很清晰,但是对智慧城市的理解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见解和不同的深度。”胡芳说。

在华为智慧城市峰会2019上,华为发布了智慧城市顶层规划方法论白皮书,向业界公布了华为智慧城市顶层规划咨询方法论、CTIME智慧城市评价体系。近年来,华为联合合作伙伴已经为国内外100多客户提供了智慧城市咨询规划服务;下一步,华为将与合作伙伴就咨询规划方法论、基础研究、行业研究、高端战略研究等开展一系列深入合作,助力国内智慧城市健康有序发展。

通过顶层规划夯实基础,一张蓝图、统一架构,是突破智慧城市陷阱的关键。架构设计的原则,是以业务对象即市民、企业、政府为纲,承载城市治理价值流,导出城市业务能力框架,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在技术解决方案架构上,华为提供了“1+1+N”解决方案——通过打造1个数字底座、构建1个智慧大脑,使能N个智慧应用。

胡芳解释说,第一个“1”是集合了底层ICT基础设施打造的城市数字底座,即为沃土数字平台。平台层是一种能力层,再加上底层原来的网络、云等传统ICT的基础设施,称之为一个城市的新基础设施。第二个“1”是城市的大脑、中枢,基于平台,把数据打通、整合,依托平台的AI、GIS、区块链、IoT等技术能力,最终构建智慧大脑。

在平台层之上,华为致力于赋能城市的不同行业、不同伙伴、不同需求。华为沃土数字平台本身具有竞争力,还支持向上赋能,能够帮助伙伴具备高起点的开发能力。在这个基础上,应用是百花齐放的,N就是所有伙伴的业务应用。

渐入佳境 华为开启智慧城市孪生新时代

在智慧城市业务应用领域,华为与多家业界优秀的合作伙伴进行了联合解决方案的对接、开发、验证,共同为客户提供了IOC、政务、旅游、农业、教育、环保等诸多领域的优秀解决方案。本次峰会上,华为和多家合作伙伴共同见证“华为智慧城市咨询规划伙伴深度合作”和“华为智慧城市业务应用伙伴深度合作”的发布。

渐入佳境 华为开启智慧城市孪生新时代

会上,华为分别同江苏国泰新点软件有限公司、泰华智慧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数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欣纬智慧安全科技有限公司、立得空间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擎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发布了面向智慧城市全业务领域的八大联合解决方案。本次发布的八大联合解决方案——涉及智慧政务、智慧城管、智慧应急、智慧水务、社会治理等——均是智慧城市建设新阶段亟需、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极具创新特色的硬核,是华为与合作伙伴们聚焦“平台+生态”战略的重要结晶,同时致力于智慧城市建设方案探索、创新实践的成果分享。

渐入佳境 华为开启智慧城市孪生新时代

华为智慧城市生态圈的演进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华为战略定位非常清楚,就是“平台+AI+生态”。华为EBG中国区数字政府副总裁、生态合作部部长章文志告诉记者,在生态建设上面,华为经历从渠道到合作伙伴到生态,并且提出从生态合作走向生态协同。“协同是聚能。智慧城市在这个过程中恰恰践行了生态聚能的过程,大家都要在智慧城市全要素、全域实时感知、实时反馈的过程贡献自己的力量,找到自己的定位。”

章文志说,2016年,华为智慧城市生态圈是1.0,解决了从无到有的过程,那也是华为进入到智慧城市产业的一个标志。走到今天,华为已经从智慧城市生态圈的1.0向2.0演进,也就是生态合作走向生态协同。“这是技术进步和智慧城市实践的产物,对我们的产业分工也提出了新的需求。”

智慧城市最关注的是城市管理和城市的产业发展与布局。智慧城市是一个大的产业,华为做好平台赋能和产业推动,以及人才供应链全生命周期的打造。“人工智能和5G带来新的场景下,华为要发挥平台价值和打造人才供应链。华为和合作伙伴的协同度最高,打通了资金端、集成端、运营端、解决方案、人才端、交付服务等合作伙伴的场景。我们跟全国300多个高校、几百个城市建立了各种各样的联合创新中心。这些是对新技术带来的生态圈的书写。”章文志说。

作为合作伙伴,泰华智慧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泰华智慧”)董事长马述杰表示,泰华智慧与华为在智慧城市领域合作时间超过了两年,华为数字平台给泰华智慧的解决方案和产品提供了新的赋能,为城市带来真正智慧化的管理和服务,带来可持续的智慧城市的业务。“智慧城市进入到实质落地,成为未来整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华为从理念、战略还是研发投入上给我们带来了整体提升,包括业务的边界和深度。特别是华为在智慧城市数字底座的研发上面,投入了巨大的技术力量,凝聚生态伙伴的力量。”

马述杰说,智慧城市是一个不断升级、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持续创新的过程。“华为作为智慧城市的牵头人,为政府提供智慧城市服务的时候,也应该找到牵头的可持续的运营商。它既肩负着投入和产出的责任,更肩负着可持续创新和服务能力提升的责任。未来智慧城市的可运营,必须以可持续创新带动可持续服务,找到它的商业价值。泰华智慧愿与华为一道为智慧城市的发展贡献力量。”

北明软件总裁应华江也表示,北明软件和华为有非常悠久的合作历史,双方从2012年就开始展开合作。这几年从基础架构层面逐步转向行业解决方案,尤其是在智慧城市领域,北明软件演进到基于华为数字平台进行联合解决方案的研发。“我们和华为一起推出了电子政务云、互联网+政务服务、政务大数据平台、互联网+教育、互联网+社会信用等等一系列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同时,我们和华为共同推出了社会综合治理解决方案,比如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是我们2017年和华为公司联合在浙江推出的一个共建共治共享的新型社会治理结构的全新产品。”

北明软件基于华为数字平台打造了北明的城市智脑解决方案,比如北明软件基于华为平台推出了统一服务平台和政务大数据平台,实现跨部门、跨区域的业务协同和数据的共享交换,支撑各行业的智慧应用,包括智慧金融应用、智慧供热应用、智慧消防应用、智慧教育应用。这些应用就是华为数字底座的落地应用,承担了生态当中“N”的角色,支撑各行业的智慧应用。此外,北明软件紧跟华为的步伐,在鲲鹏生态领域和华为建设联合创新中心,把北明软件成熟的行业解决方案迁移到鲲鹏的生态上面。目前北明软件已经有三个产品通过了华为鲲鹏生态体系的认证。

“北明软件跟华为的合作是华为整个生态体系建设和发展的一个最好的例子,短短几年从几千万到20几亿,我们从传统系统集成商演变成解决方案供应商,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公司,去年被评为中国软件第45强,这一路都是华为的生态对我们的帮助和推动。应该说,我们跟华为从最早的基础架构开始,到创新的共享,到生态的发展、生态的协同,从互联网+,一直到人工智能的进化,体现了华为平台+生态+AI整体战略的演进。”应华江说。

在应华江看来,智慧城市的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一个智慧城市的建设不是一两年可以搞完的,一般是分阶段分期分批来实施,通过持续运营,才能彰显城市的智慧化特性;同时,随着新技术发展现和城市发展过程中不断涌现的新问题,要通过持续创新和长期的运营服务,才能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我们会在智慧城市这个领域加大和华为合作的力度,把北明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跟华为做深度融合,为智慧城市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胡芳表示,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新的需要不断涌现。华为呼唤更多智慧城市的运营商能在这个领域更多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华为扮演的角色是做好运营侧的业务设计,而生态伙伴着力研究和实践城市运营方面他们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基于自身实践和在智慧城市领域与超过200+客户的服务经验,华为和合作伙伴帮助政府建设、运营自己的平台,发展政府自己的生态:帮助客户梳理平台发展的愿景、制定短中长期的业务目标;提供一系列的开发者使能服务、业务服务、以及相应的数据分析等增值服务,帮助客户更好的基于平台高效创新;华为的云上开放实验室,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持,帮助客户以及客户的合作伙伴快速的开发和验证解决方案。帮助客户通过Marketplace发布需求、展示方案、管理生态,实现高效的商业交互,帮助客户的伙伴进行快速推广。

开启智慧城市孪生新时代

5G时代到来,万物互联变成现实,AI的加速发展实现虚拟与现实深度融合,智慧城市进入了孪生新时代。在未来的业务发展中,数字孪生将是智慧城市发展的新阶段,是实现一个城市精准、高效治理、管理服务的最佳手段和最好抓手。

对于智慧城市建设,华为认为,“5G+AI”开启智慧城市孪生新时代。“智慧城市孪生新时代”是指以5G和AI等科技手段重塑城市要素,标签化、数字化、平台化地实现物理城市的数字孪生镜像;以城市数字镜像平台支撑城市服务重塑,服务数字化、智能化;以人为本,场景驱动,融合虚拟与现实,数字场景与物理场景融合化;城市数字孪生一体化,以新视角重塑城市规划、管理、协同及发展。数字孪生城市将一站式解决智慧城市所面临的诸多问题。

胡芳表示,数据、能力、场景是孪生城市的几个关键要素。华为通过提供新联接、新智能、新体验、创造新价值,多层次赋能孪生新时代:“新联接”包括全域感知和全联接,通过物联网、5G、AI、BIM、CIM等技术实现城市“数字孪生”;基于城市数字平台,赋予城市“新智能”;而基于城市数字平台提供的开放能力,联合生态合作伙伴,共同开发满足城市业务应用需求的应用解决方案,满足城市服务对象的业务需求;最终,城市数字孪生一体化,重塑城市规划、管理、协同及发展。

5G+AI,将为智慧城市的场景创新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5G的大带宽、广连接、低时延特性,将加速城市要素和城市业务数字化,形成物理域与数字域镜像的数字孪生城市,再通过数据的分析建模,形成AI驱动的城市认知决策,指导物理城市的运转,实现城市的认知提升。

未来城市典型智能化场景主要包括:城市运营指挥中心助力城市管理运筹帷幄;智能移动警务设备组合应用,构建城市天空地立体化安防体系;5G与VR等技术的融合,为学生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并基于人工智能实施因材施教;基于5G技术的远程手术;新兴技术融合助力公共服务虚拟化,结合生物识别技术、密码技术等制作形成的公民数字ID,使公民能便捷享受数字世界的公共服务。

对于“智慧城市孪生新时代”,马述杰表示,信息世界和物理世界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改造的,物理世界不仅要镜像过来,还要通过抽象看到趋势。反过来讲,信息世界把这样抽象和趋势的东西再反馈给物理世界。通过孪生打造一个能够自我生长、自我发展、有一定自我生命力的智慧城市生态体系。

应华江则认为,通过数字城市驱动物理城市的运营,通过虚拟城市对实体城市的运营进行进一步优化。孪生时代我们可以站在更高的角度观察和思考,从而能够更加合理地配置城市资源,比如交通设施、服务网点、调整产业结构,通过这一系列方式实现真正的智慧城市。

章文志说,智慧城市要有理论创新,咨询和顶层设计也是不断随着时代和技术演进而不断变化的,所以我们认为差异化和标准化都可以在顶层设计维度上进行一定的统一。同时,技术赋能产业,AI、5G让原来没有办法实现的场景得以实现,进而给更多生态圈的企业带来更多产业空间和产业机会。

“无论是5G还是AI,其实这是华为在技术侧擅长的东西,在这方面还有很多应用层需要深度挖掘的东西,我们也在找这样的场景,这个过程需要更多借助我们生态的力量,他们自带场景,自带创新能力,自带产业孵化能力,因此我们在这个时代更加强调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希望通过华为的力量,和伙伴一起进入到充满想象的体验无限美好的智慧城市新时代。”胡芳如是说。

结语

随着5G、AI、区块链、物联网等的快速发展,基于数字孪生理念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华为将不断融合智慧城市的先进建设经验并持续迭代优化,推进国内“数字孪生智慧城市”落地,促进现代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面向未来,华为将依托自己在5G、AI及智慧城市运营方面的积累,联合生态合作伙伴,推动城市进入数字孪生时代。新技术带来新体验,新技术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未来,在城市的综合治理和为民服务上也将迈进真正的智能时代。

作者:李祥敬

 
关键词: 华为 城市 智慧

[ 智能网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
人脸识别飓风下 探究智慧酒店虚实 深度研究之建造智慧城市的四大核心技术分析
5G在智能城市中哪些领域能够应用? 物联网帮助智能城市的多种方式
推荐智能网
点击排行

 
 
新能源网 | 锂电网 | 智能网 | 环保设备网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