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智能网 > 人工智能 > AI产业拼落地完胜拼概念

AI产业拼落地完胜拼概念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12-15 20:04:27   浏览次数:54
核心提示:2020年12月15日关于AI产业拼落地完胜拼概念的最新消息:作者:龚进辉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AI明星企业启动上市,“AI四小龙”中的旷视、依图、云从先后提交上市申请,而以AI语音技术起家的云知声也正奋力冲刺科创板。1个月前,这家成立8年、总


云知声IPO启示:AI产业拼落地完胜拼概念

作者:龚进辉

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AI明星企业启动上市,“AI四小龙”中的旷视、依图、云从先后提交上市申请,而以AI语音技术起家的云知声也正奋力冲刺科创板。1个月前,这家成立8年、总部位于北京的公司正式递交招股书,拟募资9.1亿元,如果顺利上市,将成为“AI语音第一股”。

翻开招股书,你会发现云知声表现可圈可点,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商业变现,均有不少亮点,在科创板上市也就水到渠成。而上市将为公司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开启新的篇章,云知声未来可期。

上市占据天时地利人和

以云知声为代表的AI明星企业纷纷谋求登陆科创板,不是没有原因,相反一定程度上具有共性,即AI企业上市的大好时机已来临。其实,不光时机成熟,更重要的是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冲刺科创板势在必行,而云知声已准备好了。

天时方面,当前AI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无论是新基建、内循环新格局还是十四五规划建议稿,AI均在政策中拥有重要地位。比如,十四五规划建议稿指出,“要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AI被放在首位,重要性可见一斑。

同时,当前AI技术的发展逐渐趋于成熟,在所有玩家的共同努力下,AI相关产业蓬勃发展。艾瑞报告指出,2018年我国AI核心产业规模仅为251亿元,到2022年有望达到1573亿元,复合增速超过58%。从AI下游应用来看,智慧城市、安防、教育、医疗等行业的AI应用逐渐落地,商用化落地将为AI企业带来更多可能。

地利方面,云知声、依图、云从纷纷抢滩科创板,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看中科创板的诸多利好。我总结,科创板主要有六大优势:一是试点注册制,提升融资便利性;二是局部优化信披规则体系,减轻企业负担;三是股权激励规则更灵活,激发公司活力;四是允许亏损企业发行上市,上市条件更包容;五是审核透明高效,上市时间预期可控;六是树立品牌,提升企业声誉。


云知声IPO启示:AI产业拼落地完胜拼概念

其中,第五点对于AI企业具有极大吸引力,有利于扫除上市障碍。要知道,AI企业往往重视技术创新,前期研发投入巨大,商业变现的推进相对滞后,可能面临连续数年亏损,无法满足其他资本市场的上市准入条件。反观科创板符合科技互联网公司投入产出的设计,降低上市门槛,自然受到AI企业的欢迎,对AI企业的孵化和发展起到助推作用。

人和方面,云知声一大鲜明优势在于拥有深厚的技术功底。2012年成立当年,就已构建起公司发展的AI“三驾马车”——语音云、深度学习和超算平台。2014年初,云知声又在业内率先提出面向物联网的“云-端-芯”核心战略,并在2015年宣布启动造芯计划,2018年开启芯片量产。招股书写道,公司坚持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构建自下而上的全栈AI技术体系。

不光如此,作为一支具备敏锐嗅觉的创业团队,云知声总能在商用化落地上快人一步,抢占市场先机。AI语音赛道一大特点在于场景碎片化,云知声很早就确定自己的主营业务,包括智能语音交互产品、智慧物联解决方案、AI技术服务。作为率先进入智慧物联的玩家之一,云知声已在智慧生活、智慧医疗等领域展现出市场潜力。

智慧生活方面,云知声通过与格力等家电巨头的合作,已形成覆盖数十种IoT设备的物联网语音交互产品,并将其升级为综合解决方案推广至酒店、社区等场景,实现规模交付。智慧医疗方面,云知声与北京协和医院合作开发的医疗病历转写解决方案,目前已在100多家医院上线使用,超过500多家医院测试使用。

技术是安身立命之本

云知声是最重视技术创新的AI企业之一,因为其深知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是一家AI企业的安身立命之本。在我看来,云知声之所以构筑技术优势,既与创始团队对技术的重视有关,也与在研发上保持高额投入密不可分。

一方面,云知声四位联合创始人均拥有清一色的技术背景,董事长兼CTO梁家恩与副总裁康恒均毕业于中科院自动化所,CEO黄伟与副总裁李霄寒均在摩托罗拉等企业积累丰富的实战经验。创始团队对技术重视,为公司发展定下技术立业的主基调,不遗余力地招募技术人才。数据显示,云知声团队规模已超500人,其中研发团队多达344人,占比超68%。

另一方面,一直以来,云知声在技术投入上高举高打,直观的数据最能说明问题。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今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0.99亿元、1.52亿元、2.58亿元和9242万元,占营收比重分别为163.5%、77.6%、117.7%和109.1%,累计研发投入占累计营收比重为107.4%。换言之,云知声营收几乎全部投入到研发中。

而此次云知声上市募集的9.1亿元,均投向科技创新领域,包括面向AI技术中台建设项目、面向物联网边缘计算的AI芯片研发平台建设项目、基于AI技术的智慧医院解决方案建设项目,紧密围绕主营业务进行。不难看出,云知声是一家有技术信仰的AI企业,为持续构建核心技术和产品体系、保持竞争力,大手笔砸向研发。


云知声IPO启示:AI产业拼落地完胜拼概念

那么问题来了,云知声重仓技术,打造出哪些让人眼前一亮的成果?答案是“云-端-芯”一体化产品体系。“云”指智慧云平台,“端”指终端设备软件,“芯”指芯片解决方案。其中,芯片是云知声技术版图的重中之重,也是投入重点。如今,造芯已成为AI企业的技术标配,不约而同把AI芯片视为提升未来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用云知声CEO黄伟的话来说,如果云知声不做芯片,必死。“基于业务方面对芯片产品、场景的反复验证,以及对AIoT终局的判断,云知声在2014年就明确必须自主研发面向物联网的AI芯片。”具体来看,AI企业自研芯片主要有三大好处:一是通过软硬件协同提高算力利用率;二是针对特定应用场景进行功能优化;三是节约成本、提高性价比。

因此,你会看到,云知声造芯比绝大多数玩家更早起步。早在2015年,即人机大战掀起AI浪潮的前一年,其就宣布启动造芯计划,开始着手研发uDSP处理器和DeepNet IP技术。2018年,云知声率先交付AI语音芯片“雨燕”,1年后陆续推出车规级芯片“雪豹”,以及面向家居领域的第二款升级版芯片——“蜂鸟”系列,并启动具备“图像+语音”多模态交互功能的芯片“海豚”的研发。

玩转商用化落地才是王道

除了高度重视技术研发,云知声招股书的另一大看点在于营收结构发生明显改变。智能语音交互产品、智慧物联解决方案、AI技术服务组成“三驾马车”,过去三年半,营收担当从智能语音交互产品业务转变为智慧物联解决方案业务。前者从2017年的96.93%逐渐降低至今年上半年的28.18%,后者则从0一路跃升到67.25%。

与上述两大业务出现明显波动不同,AI技术服务业务稳定许多,营收占比一直维持在3%-5%,持续处于探索和实践阶段。我认为,云知声营收结构巨变并非坏事,相反是顺应市场变化的明智之举,是更加务实的体现。

过去,得益于消费电子产品赛道的蓬勃发展,云知声智能语音交互产品业务赚得盆满钵满,成为营收支柱。但随着竞争日趋白热化,云知声最早切入的智能音箱、儿童陪伴机器人等市场价格战愈演愈烈,低价产品泛滥,极大压缩智能语音模组供应商的利润空间,这是云知声所不愿看到的局面。


云知声IPO启示:AI产业拼落地完胜拼概念

为了寻找新的增长点,云知声急需开拓新市场,此时造芯的好处便显现出来。其将“雨燕”和“蜂鸟”系列芯片的智能语音模组方案,打入竞争相对不激烈的白色家电市场,吹响了进军智慧物联的号角,在与格力合作尝到甜头后,云知声又把触角伸向医疗、酒店、地产等场景中。

目前,云知声自主研发三类芯片IP——深度学习处理器芯片IP、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IP、图像处理芯片IP均已投入使用,并在持续优化中,应用场景涵盖智能家居、智能医疗、车载产品、教育机器人等语音、图像交互场景。

同时,可以预见的是,一旦云知声智慧物联在酒店、地产等领域起势,或将贡献不菲的收入,进一步拓宽其营收来源。由此可见,云知声发力造芯,并力推商业化落地这步棋走对了。因此,你会看到,自2018年推出自研芯片“雨燕”后,其营收结构大为改善,不仅实现较快增长,并保持逐年增长的态势。

今年上半年,得益于规模化推广“蜂鸟”,并放弃毛利率较低的产品,云知声智能语音交互产品直接硬件采购成本占比降至26.17%,毛利率显著回升。种种迹象表明,经过多年实践,云知声“云-端-芯”这一战略已完善成为一套成熟的逻辑闭环,具备面向市场需求的快速产品化能力。考虑到AI产业经过大浪淘沙后玩概念、讲故事那套已行不通,像云知声这种玩转商用化落地的玩家才吃香。

结语

云知声董事长兼CTO梁家恩曾表示,“AI行业发展迅速,技术和应用的领先都是时间差,需要将时间差转化为用户、数据、品牌和模式的优势,才能建立真正的商业壁垒。”显然,有AI芯片、有完整全栈技术、实现商业闭环的云知声,已建立起商业壁垒,必将受到资本追捧。最近传来一个好消息,云知声科创板审核状态变更为“已问询”,上市进程正在稳步推进,上市敲钟指日可待。

 
关键词: 芯片 技术 语音

[ 智能网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
ITECH直流电源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 基于朴素贝叶斯自动过滤垃圾广告
2020年是人工智能相关业务发展的重要一年 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行业短板、发展前景一览
推荐智能网
点击排行

 
 
新能源网 | 锂电网 | 智能网 | 环保设备网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