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智能网 > 智能制造 > 日本引以为傲的“工匠精神”从何时变得如此虚假?

日本引以为傲的“工匠精神”从何时变得如此虚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2-24 14:02:06   浏览次数:59
核心提示:2021年02月24日关于日本引以为傲的“工匠精神”从何时变得如此虚假?的最新消息:日本制造造假丑闻的影响程度之深、范围之广令世人震惊。近年来,日本不少龙头企业接二连三被曝出造假丑闻。从日本第一大安全气囊制造商高田公司生产“杀人气囊”,到日本第三大钢铁企业神户制钢


日本制造造假丑闻的影响程度之深、范围之广令世人震惊。

近年来,日本不少龙头企业接二连三被曝出造假丑闻。从日本第一大安全气囊制造商高田公司生产“杀人气囊”,到日本第三大钢铁企业神户制钢所对检验数据造假,再到汽车制造商日产、斯巴鲁“质检造假丑闻”以及日本有色金属巨头三菱材料被曝数据造假。就连老牌制药公司小林化工也被查出近500种药物中有80%都有造假记录,造假行为长达40年。

近日,又一企业沦陷。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汽车零部件巨头“曙光制动器工业公司”于2月16日公开表示,该公司在日本工厂生产的刹车及相关零部件产品中,有11.4万多项质检数据是篡改或者编造出来的。

日本制造业丑闻近年来层出不穷,数据造假、违规生产、以次充好等丑闻不断蚕食着“工匠精神”的金字招牌。日本制造造假丑闻的影响程度之深、范围之广令世人震惊。这不禁让人疑惑,日本引以为傲的“工匠精神”从何时变得如此虚假?

造假历史漫长

日本多家企业的造假历史都极为漫长,东丽公司长达8年,神户制钢超过十年,而日产、三菱质检数据等造假甚至可追溯到二十多年前。此次曝出的曙光制动器,造假行为至少可以追溯到2001年,时间跨度也长达二十年之久。

曙光方面表示,其位于日本本土的四座工厂均已确认造假行为,在其供应的零部件中,约有5000例未能通过曙光制动器与其汽车制造商客户商定的质量标准,而这类“缺陷”零部件均正常交付给合作车企,车企在对整车进行查验时也未发现汽车性能上的问题。

更令人震惊的是,尽管承认了造假事实,但曙光方面以及相关车企并未有召回的计划,而是声称在重新检查后认为产品性能没有问题。对于波及到的10家日系车企的具体名称,曙光方面也表示无法公开。针对是否涉及中国市场的问题,暂时也无法确认。

听起来,曙光方面早已想好了托词。该企业将被曝出的长期数据造假行为主要原因,归于企业内部监管制度不健全,质量把控意识相对淡漠。而对于该公司社长在内的多名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也仅受到了降薪处罚。

这与此前东丽公司以及三菱材料造假事件暴露后高层的态度高度相似。2017年11月29日,东丽社长日觉昭广在记者会上向客户和社会各界道歉,并称,公司是11月在网上看到揭露东丽数据造假的网贴才决定对外发布有关情况的。他表示,因为“没有违反相关法规”,所以没有主动发布相关情况。

而2017年11月24日记者会上,三菱材料方面表示,2016年公司就发现了数据造假问题,2017年10月已拿到调查报告,但公司方面决定,“应该在确认所有受影响客户之后再对外公布”。

“这说明企业内部大多知情不报,以侥幸心理企图瞒天过海。”有分析人士指出,从已经曝出的案例来看,不当行为并非近期才出现,而是根基就存在问题。

负面影响深远

由于日本制造的“高品质招牌”,已经成为全球汽车制造商采购渠道的重要来源之一。然而,随着造假事件的发酵,也给全球汽车行业带来相当严重的负面影响以及损失。

高田“夺命气囊”的隐患至今没有结束。高田公司曾是全球最大的安全气囊制造商,因为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的气囊,不仅致使丰田、本田、日产等日系品牌被迫召回数千万辆汽车,而且还让日系车以外的宝马、奔驰、大众、通用等汽车品牌“蒙难”,成为迄今为止史上规模最大的汽车召回事件。而高田公司也因此于2017年6月申请破产,即便破产,问题气囊的召回工作也远未完结。

“在日本,制造业下滑是个普遍问题,但还不至于要去造假,造假是一个职业道德和国民品质的问题。”知名投资人、货币专家黄生指出,日本传统制造业出现造假问题,主要是国际传统制造业竞争带来的压力导致的,至少中国就是一个很强的竞争对手。

有媒体报道称,当下已向高品质高端领域迈进的中国制造,也正在蚕食昔日强大的日本制造。事实上,作为“世界制造大国”和“质量管理领袖”的日本,时时刻刻都在面临着来自全球的竞争。

“所以面对制造业竞争的压力,造假就成为控制成本的一个可行性选择,因为只要不被惩罚,它就是效率最高的获取回报的方式。”黄生表示。

“工匠精神”、“职人精神”、“匠人精神”都是日本人长久以来引以为傲的精神财富,但是近年来爆出的多起日企造假丑闻,让网友戏称日本人一直标榜的精益求精“工匠精神”,或许已经变成了不断为造假丑闻鞠躬道歉的“躬匠精神”。

造假事件的频繁爆发,也让大众对于日本制造的盲目迷信开始恢复冷静。对于中国制造乃至全球制造而言,日本制造的高墙已经不再难以逾越。

本文为中新汽车原创,欢迎小伙伴分享,媒体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作者及出处,谢绝任何媒体、自媒体以此文任何内容制作为视频、音频脚本,违者将承担法律责任。

 

[ 智能网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
追根溯源:关于智能制造产业的几点思考 我国进一步深入推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
如何实施有效的云计算成本管理策略? 如何部署工业物联网:简要指南
推荐智能网
点击排行

 
 
新能源网 | 锂电网 | 智能网 | 环保设备网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