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网

美国AI软件出口管制新规生效 自动驾驶大可不必慌张

来源:智能网
时间:2020-01-08 10:01:36
热度:89

美国AI软件出口管制新规生效 自动驾驶大可不必慌张继2019年在硬件方面的出口限制后,美国在2020年伊始又对软件进行了限制——美国AI软件出口新规已于1月6日正式生效。据路透社报

继2019年在硬件方面的出口限制后,美国在2020年伊始又对软件进行了限制——美国AI软件出口新规已于1月6日正式生效。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联邦政府于上周推出最新出口管制规定——在出口管制分类号0Y521下增加了一个用于自动分析地理空间图像的软件,该新规已经生效,今后从美国出口某些类型的地理空间图像软件的公司必须申请许可,才能将其出口到海外(加拿大除外)。

与此同时,美国当局也有权力让《瓦森纳协定》(美国等42个国家对传统武器与军民两用货物与技术进行出口控制的一项协议)的42个缔约国都对此类软件的出口进行管制,中国并不在缔约国之列,因此会受到新规管制。

本次新规中,应用于智能化传感器、无人机、卫星和其他自动化设备的目标识别软件(无论民用或军用)都在限制范围之内,涉及无人机、自动驾驶等多个领域。

具体而言,新规主要限制了通过训练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实现自动分析地理空间图像和点云的地理空间图像软件的出口。据《欧洲常规武器公约》中的描述,其能够提供图形用户界面(GUI),使用户从地理空间图像和点云中识别对象(例如车辆、房屋等),提取感兴趣对象的正负样本,也能对样本进行缩放、颜色和旋转归一化操作,以减少像素变化。此外,此类软件可以训练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从正样本和负样本中检测目标物体,通过使用经过训练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将正样本中的旋转模式与地理空间图像中目标的旋转模式进行匹配,来识别地理空间图像中的目标。

限制这类AI软件的出口,被认为是美国防止敏感技术被对手国家掌握的手段之一。早在2018年8月,特朗普同意签署《2018年出口管制改革法案》(ECRA),保护美国经济和安全等方面的利益。这标志着美国政府正式开始进行出口管制改革。随后,美国宣布在AI、机器人、量子计算、芯片、脑机接口,生物技术等前沿科技领域进行出口管制,以应对中国在这些领域的快速发展。

继华为之后,2019年6月,美国商务部又将中科曙光、天津海光、成都海光集成电路、成都海光微电子技术、无锡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列入“实体管制清单”,这被外界看作是在打击中国超级计算机领域。2019年10月,又有多家公司被列入“实体管制清单”,分别是科大讯飞、旷世科技、大华科技、商汤科技、依图科技等8家人工智能领域的公司,禁止这些企业购买美国产品,理由是国家安全方面的担忧。这将导致中国公司要想从美国进口像芯片、操作系统等零部件难上加难。

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智库的技术专家James Lewis表示:“他们希望阻止美国公司帮助中国制造更好的人工智能产品,以帮助其军事力量。”

对于新规,美国各界意见不一。支持方认为,这将保护美国在安全上的问题,扼制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但反对方认为,这也意味着美国对中国市场在一定程度上的放弃,会导致美国市场萎缩,竞争力下降。

美国科技公司和学术界也曾呼吁美国商务部“从轻处理”出口规定,但现在,战火还是集中烧到了AI领域。说回到新规与汽车行业的结合上,从历史来看,软件对传统汽车行业的影响微乎其微,但如今,软件是汽车实现智能网联转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更是自动驾驶技术背后的重要支撑力量。尤其是在国内外软件水平仍存在较大差异的当下,虽然我国的科技公司已经具备了充足的数据优势,但在一定环节下,该规定一出,业界不得不开始担心这是否会对我国自动驾驶行业发展产生影响。

亿欧汽车通过与多位业内人士交流后,大部分从业者认为,影响必然存在,但大可不必恐慌。

亿欧汽车认为,单就本次新规中所限制的地理空间图像软件来看,难免会对传感器配套软件产生影响,但由于目前国内自动驾驶公司的软件自主研发居多,尤其是以百度、阿里、华为、腾讯等为首的企业已经在自动驾驶领域有着深厚的研发能力,所以,相关企业所受波及并不大。就传感器而言,国内已有相关替代品,如今禾赛科技、速腾聚创的激光雷达已广泛应用在中美诸多自动驾驶测试车上,甚至将美国激光雷达老大Velodyne“挤出”中国。多位业内人士曾向亿欧汽车表示,国产激光雷达性价比高,已经逐渐开始取代国外产品。

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至今,中美两国“前二”之位已经确定,与此同时中国越来越呈现“后来居上”趋势。虽然本次美国出口管制新规暂时未对自动驾驶行业产生较大影响,但仍是对业内的一次“警示”。

“国产替代”应该更快被提升日程。这不是美国第一次限制技术出口,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如果战火进一步“烧”至开源软件框架领域的限制,甚至限制中国企业使用英伟达芯片,将会对国内自动驾驶行业产生重击。

另一方面来看,美国此举也会形成一股外力,倒逼中国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进程,尤其会促进在“危险边缘”的L3/L4级自动驾驶硬件计算平台的发展。未来,要想获得根本性竞争优势,仍需国内企业加之努力。

作者丨张男

编辑丨杨雅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