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网

市值超3000亿元,京东健康如何再造一个京东?

来源:智能网
时间:2020-12-08 18:01:45
热度:93

市值超3000亿元,京东健康如何再造一个京东?一段广为流传的对话是,京东集团董事长刘强东对京东健康CEO辛利军说:“(健康)这事儿做好了,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京东。”如今来看,刘强东

一段广为流传的对话是,京东集团董事长刘强东对京东健康CEO辛利军说:“(健康)这事儿做好了,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京东。”

如今来看,刘强东的这一预言并非遥不可及,至少在京东健康正式被拆分独立19个月后,这一预言已经实现了近三分之一。

今日,京东健康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开盘价94.5港元/股,相比70.58港元/的发行价涨幅33.18%。截至发稿,京东健康股价涨幅达到41%,总市值3111亿港元——已经逼近京东集团约1万亿港元最新市值的1/3。

在京东体系内,京东健康一直扮演着颇为独特的角色,是京东在电商零售之外的重要落子,是京东数科和京东物流之后,京东集团打造的第三只独角兽。

在当前的行业格局中,京东健康的地位也举足轻重,它是继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后第三家登陆港交所的互联网医疗企业,也是目前唯一一家营收过百亿且连续三年盈利的互联网医疗企业。

京东健康何以取得如此快速的增长?支撑它百亿营收、盈利的关键又是什么?面对这万亿的大健康蓝海,京东健康未来的发展空间又在于什么地方?

亿欧通过梳理和采访,试图透视这个当前国内医疗健康领域“超级明星”的生长逻辑和终极目标。

300亿美金“独角兽”的上市底气

2014年2月,医疗健康开始作为京东独立的业务项目进行运营,同年阿里健康成立。

但直到2018年3月,京东健康才取得互联网医院许可证,正式跨入互联网医疗的赛道。彼时的平安好医生与阿里健康,已经是运营数年的成熟产品。

在整个互联网医疗赛道,京东健康一直属于后来者。因此,当京东健康上市的消息袭来时,不少人依旧像一年多前京东健康被拆分独立时,那般后知后觉。

实际上,京东健康早已明确透露出IPO的意图。2019年7月,在一场媒体群访中,首次作为京东健康CEO亮相的辛利军在接受采访时曾如是说:“京东健康什么时候上市,我们还没有时间表,但肯定会(上市)的。”

或许是受到此说法的激励,分拆独立运营的一年里,京东健康不断攻城掠地,成为京东旗下以及互联网医疗赛道中,估值飙升最快的独角兽公司。

2020年8月,京东健康引入高瓴资本超8.3亿美元投资,投后估值达到300亿美元。而一年多以前正式宣布独立运营且拿到A轮融资时,京东健康的估值仅为70亿美元。

向来低调的京东健康,靠什么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

在招股书中,我们或许可以窥得这一“独角兽”的些许面貌——这个号称“中国最大的在线零售药房”,去年总收入达到108亿元,坐拥6.5万多名自有和外部医生,线上拥有超过9000名第三方商家,累计服务用户超1.5亿人次,医药零售年活跃用户超7250万。

同在港交所上市的阿里健康和平安好医生,去年营收分别为为96亿元、51亿元,均未能实现盈利。尽管在年用户活跃数量上,比起阿里健康略逊一筹,但在净利润上,京东健康表现亮眼。

阿里健康直到不久前的中期业绩公告中才正式宣告扭亏为盈,而京东健康早在3年前就已盈利。

据招股书披露,京东健康在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的总收入分别为56亿元、82亿元、108亿元和88亿元。剔除公允价值变动和非经常损益项目,京东健康在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分别为2.1亿元、2.5亿元、3.4亿元和3.7亿元。

业绩的高速增长离不开其特有的业务串联逻辑,在招股书中,这被命名为“医药双轮驱动”——京东健康医药零售的用户,同时是潜在的高质量的医疗健康服务用户,而医疗健康服务用户又成为反哺医药零售和消费医疗服务业务的重要流量。

在今年9月的一次专访中,辛利军也向亿欧提到了这一点,他坦言:“无论是健康管理还是医疗服务,最终都会形成为服务付费和为实物付费,这两者很难分开。”

特有的逻辑之外,疫情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也让互联网医疗行业再迎资本热捧,今年阿里健康和平安好医生的股价和市值均近乎翻番。

“上半年疫情推动了整个行业快速发展,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到了比较成熟的时机,所以选择现在上市。”一位医药行业人士如是分析道。

疫情之下,京东健康一次走完了可能要花三五年才走完的路。

“对比去年,我们的用户增长了1640万,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数字仍在继续扩大,我们的互联网问诊量也是去年同期的6倍,每天在京东互联网上问诊的用户超过12万。”在10月29日的2020京东健康合作伙伴大会上,辛利军用一组数据体现了疫情对京东健康的影响。

“疫情某种程度上加快了我们在战略上的推进,也改变了整个医疗产业的参与者的意识,无论是从用户角度、行业角度还是政府机构角度。医疗机构学会了去构建自己的互联网医院和用户管理体系,药企开始大范围把资源倾斜在线上,政府推出了一系列跟互联网医疗相关的政策。”

医药供应链的底层逻辑

医药电商是京东健康的起点。

2011年前后,京东与九州通旗下好药师就医疗器械、保健食品销售达成合作。辛利军在专访中也回顾了这段发展历程:“那时候比较轻,真正京东在医药领域发展是从2016年开始,那时我们开始拿到一些线上购药的资质。”

此后不到5年,京东大药房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医药零售渠道,市场份额达到15%以上,贡献了超过60%的专科用药销售额,有超过一半的药品被发往三线以下城市。

一位与京东大药房保持密切合作的医药咨询行业高管告诉亿欧:“京东重自营,加上药品、保健品、医疗器械、滋补养生品全品类,医药零售部分数据并不弱。”

招股书显示,2019年,京东健康医药和健康产品销售收入达到94.3亿元,占总营收的87%。2020年上半年这一数据为76.9亿元,占总营收的87.6%。

京东健康能在几年内迅速成长为国内头部医疗零售渠道,跟京东的供应链体系和物流体系分不开。

药品并不同于普通的货物商品,医药电商的供应链面临着更高的要求——一是药品人命攸关,对药物的品质要有绝对的把控;二是有药品需求一般是有病在身,甚至不少需求是出于急症,因此对时效性要求较高。

在京东的自营模式下,公司从供应商采购医药与健康产品,再经过自身质控之后,京东大药房可以利用京东集团的11个药品仓库和230个其他仓库,按需求为用户实现次日达、当日达甚至30分钟达的药品配送服务。

除了京东大药房这种直接服务于患者的B2C业务,京东健康的医药供应链还有“药京采”这种面对线下诊所和药店的B2B业务,这一业务形态目前覆盖着全国22万多家零售终端。

不仅如此,京东健康的医药供应链还涉及到诸多线下渠道:一方面,延展自身在线下的服务能力,目前已有8家京东大药房自营门店在山东地区开业;另一方面,帮助其他药房门店做数智化升级和线上线下配送一体化业务,目前已上线“京东健康-联盟大药房”项目和O2O业务“京东药急送”。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11月16日,京东健康与一心堂达成战略合作。“一心堂的性质主要是线下零售药房,他们的6000多家门店加入京东药急送,是对我们场景的重要补充。”京东健康内部人士告诉亿欧。

为了更好落地数智化升级,11月底,京东健康还发布了服务药店的SaaS产品“药京通”,在采购、销售、营销、药事服务、库存管控、门店管理等六个环节,为线下药店提供全方位赋能。

基于强大的供应链优势,通过上述多个产品和项目,京东健康打通了医药工业企业、商业企业、零售企业和医疗机构之间的链条。

易观医疗分析师陈乔姗指出,京东的物流能力是它在互联网医疗公司里面最明显的优势。依托京东物流,京东健康对医药供应链的话语权就很强,上游打通厂商,下游对接药店,一手托两家,既有议价权又有服务能力。再加上其较强的下沉能力,可以把医药和医疗的资源下沉到县级或村级市场。

不赚钱也要做的线上医疗业务

在招股书中,京东健康还向外界展示了自己向线上医疗服务投入的决心,它把这项不赚钱的线上医疗服务和现金奶牛零售业务,视作是同等重要的两大支柱业务。

要理解京东健康投入医疗服务的决心,得回到京东健康被拆分独立的逻辑。

几年前,京东提出“无界零售”的战略,希望通过零售能力重新架构人、货、场。但在推进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和手机、家电、服装等品类不同的是,药品往上下游走时已经超出零售的范畴,必须介入医疗服务场景。

在回溯京东健康发展历程时,辛利军提到:“在医疗服务这一块,京东原先由于发展OTC和非药业务,医疗服务相对比较轻,但是处方药需要庞大的服务能力,所以从2016到2017年,我们开始构建这种重服务的能力。”

京东先是在银川落地银川京东互联网医院,后又于2019年初,直接把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完全“搬”上了网,并首次实现了在线医保支付的突破。

彼时也正值互联网医院发展的关键期,国家发布了一系列互联网+医疗健康以及互联网医院管理方面的政策,微医、阿里健康等企业早已在全国各地落地互联网医院,刚入局的京东互联网医院似乎又显得有些落后了。

对于这样的质疑,辛利军回应道:“好饭不怕晚,做得晚能够让我更清楚地看到这个产业的格局和这个产业的痛点。”

在辛利军看来,京东和宿迁的合作,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互联网医院。“我们利用京东互联网医院搭建了一个宿迁互联网医院,等于是在京东互联网医院的圆圈里划了一块地给你。我们把区域性的患者变成全国性的患者,把医生的执业场所从区域转换到全国。”

京东健康还忙着把各类疾病的专家请进平台,建立起专科中心。到今年上半年,京东健康已有超过6.5万名自有和外部医生,韩德民、胡大一等顶尖专家合作共建的16个专科中心加持,线上医疗服务的日均在线问诊量达到12万次,是去年同期的6倍。

今年8月,京东健康又推出了全新产品“京东家医”,落地家庭场景为用户提供健康管理服务。京东健康还官宣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在未来的5年内,为5000万个京东用户的家庭提供线上家庭医生服务。

“5年5000万,我们做了一些简单的推算。京东有4个亿的用户,也就是差不读接近2亿~-3个亿个的家庭,我们花5年时间服务自己用户1/4-1/3的家庭,目前来看是合情合理的。”辛利军具体解释道。

这同样是一款不讲究商业化节奏的长线产品。“从目前的计算来看,我们的家庭医生服务本身是亏损的,但是可能服务到500万-100万个家庭就不亏损了。我们看的是更远,在中国想在医疗服务上赚快钱,我觉得不太现实。”

写在最后

辛利军早年间在苏州当过老师,做老师的训练方式和思维角度一直延续至今。

在他看来,医疗、教育与其他行业的逻辑、规则都不一样,医疗和教育都是带有社会公益性的行业,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逻辑是不对的。

辛利军表示,自己并没有指望过医疗服务在短时间内就能给京东健康带来什么收入,但会关注两点:一是为提升老百姓的就医体验做了什么,二是助力政府在医改方面做了什么。

通过这些年的观察,辛利军认为把用户服务好了之后,就可以获得用户的信任。比如曾经的电商大战中,京东就把利润降到最低,给客户最大利益,最终赢得用户信任。

在招股书中,京东健康给自己定下了新的发展战略:一是扩大用户群,提高用户参与度;二是加强药品和健康产品的供应链能力;三是继续扩张在线医疗健康服务,推出更多元化的医疗健康解决方案;四是加强技术赋能并持续创新。

很难说京东健康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它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作者:漆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