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网

科技如何助力医疗普惠?

来源:智能网
时间:2020-12-31 10:01:59
热度:66

科技如何助力医疗普惠?2020年,注定与往年不同,一场始料不及的疫情,让我们深深明白,健康多么重要,亲情有多珍贵;也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医务人员、社区服务人员,他们才是最可爱的人。这

2020年,注定与往年不同,一场始料不及的疫情,让我们深深明白,健康多么重要,亲情有多珍贵;也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医务人员、社区服务人员,他们才是最可爱的人。这个世上,哪里有那么多岁月静好、现实安稳,都是因为有无数普普通通的人,帮我们背负重担、负重前行。

出品 | 常言道

作者 | 丁常彦

不久前,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2019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正式发布,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位列第18位,其所拥有的医疗资源在河南乃至整个中原地区无出其右。

但在人口大省河南,若想让偏远地区的老百姓方便享受到如此优质的诊疗资源和服务并非易事。为此,早在2010年,河南省远程医学中心就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立,并在全国率先建成覆盖全省的“省-市-县-乡-村”五级远程医疗网络和开放共享远程医疗综合服务平台;2018年5月,河南省远程医学中心又正式升格为国家远程医疗中心。

在新冠疫情防治期间,国家远程医疗中心发挥出重要作用。郑大一附院呼吸暨危重症学科教授、主任医师张庆宪在疫情爆发后,通过国家远程中心的会诊系统,先后连线70多家定点救治医院,完成590多位病人的远程诊断。

65岁的张庆宪感慨道:“如果没有远程会诊系统,我也看不了那么多病人。远程会诊系统使非一线的医生,在短时间内观察到全省大量病人诊治的情况,从而把诊治经验进行推广与指导。同时,能够有效降低直接接触病人的一线医务人员的感染风险。”

科技,让医疗更有温度

2020年,受疫情影响,几乎所有的企业、组织、个人都在积极拥抱数字化生存,其中医疗行业更是冲锋在前。尤其在医疗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医疗行业借助数字技术应用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大幅减少线下交叉感染可能,并且通过提供个性化医疗服务,让医疗更有温度。

在逐渐进入后疫情时代的今天,如何通过数字技术应用,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推动医疗卫生服务的进一步落地;如何更好利用AI技术实现分级诊疗,提高优质医疗服务可及性;如何建立信息共享、互联互通机制,推进慢性病防、治、管整体融合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以河南省为例,远程会诊系统的应用,更多的危重病人集中收治到省级单位,而普通的病患则留在基层治疗,特别是可将90%的诊疗工作留在县级医疗单位,真正实现了“小病不出县,大医院看疑难危重病患”的国家分级诊疗体系,优势医疗服务资源实现广泛覆盖。

众所周知,医疗资源分配不均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来自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显示,从患者异地就医情况看,患者流出比例最高的5个地区为西藏、安徽、内蒙古、河北、甘肃,而患者流入比例居前5位的地区为上海、北京、江苏、浙江和广东。

而国家远程医疗中心的实践,无疑为这一难题给出了解决之道。正如国家远程医疗中心副主任翟运开所说,远程会诊系统极大地提高了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对疫情处置的能力,提高了救治的成功率,降低了重症患者死亡率,为偏远地区的重症患者打造了一条生命防线。

作为这道生命防线建设的参与者,华为河南政企业务团队仅用4天时间全部完成河南省147家定点医院的远程会诊系统建设,有效支撑了河南省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事实上,致力于“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世界”的华为,一直在发挥自身的技术和行业优势,通过数字创新为各行各业创造商业价值的同时,也在为促进健康福祉贡献力量,进而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数字包容促进健康福祉

用科技力量助力国家远程医疗中心建设远程会诊系统,只是华为用技术促进健康福祉的一个方面。华为坚信,不应让任何一个人在数字世界中掉队,并为此推出TECH4ALL数字包容行动计划,以期实现数字包容。

据了解,“TECH4ALL”将围绕技术、应用和技能三个方面来开展:技术方面,华为将通过联接、人工智能、云、移动终端等技术创新,持续降低联接的成本和消除覆盖障碍;应用方面,华为将赋能生态系统,帮助开发人员为不同的社区和行业创建更多应用程序;技能方面,华为将与政府,当地社区和其他行业合作,提升全社会的数字技能。

在黑龙江,哈尔滨亿时代数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基于华为云人工智能技术,专门为听力残疾患者开发了“畅听无碍”APP,它通过华为云语音识别、语音合成和实时语音转写等一系列技术,不仅可以将手机播放的无字幕视频实时生成精准字幕,方便听障用户阅读,从而更好地理解视频内容;还可以在日常对话交流中实现语音与文字内容准确互译,提升沟通效率。

截至2020年10月,“畅听无碍”APP的使用者已经超过10000人。他们通过这个APP,得以与更多的人顺畅沟通,无障碍地观看各种视频媒体来学习、娱乐,了解时事新闻。这个应用就像他们的“随身翻译”,不仅让学习和生活更加便利,而且让外出办事也变得容易和顺畅。尽管这相对于我国2780万听力残疾患者来说,所覆盖的面还比较小,但再小的微光,也能照亮自己温暖他人。

在西班牙,医疗研究机构IIS Aragon以及创业公司DIVE Medical过去六年一直在开发一种新的医疗设备,希望为儿童甚至仅仅6个月的婴幼儿提供自动、快速、准确的视觉功能检测。2019年初,华为与IIS Aragon以及DIVE Medical联合发起了TrackAI项目,利用华为的智能终端以及AI技术,帮助更多儿童摆脱眼疾。

目前,TrackAI在中国、西班牙、越南、墨西哥和俄罗斯多家医疗机构展开训练AI算法所需数据的收集,已完成超2000名视障儿童眼球数据收集。通过不断收集数据和调整机器学习模型,研究机构可以获得更加优化精准的模型。

根据TECH4ALL数字包容行动计划,华为将通过ICT技术促进公平优质教育、保护脆弱环境、普惠健康福祉、推进均衡发展,与伙伴一起助力达成数字包容的美好愿景,不让任何一个人在数字世界中掉队。

不让数字时代列车落下一个人

25年前,美国学者尼葛洛庞帝在其《数字化生存》一书中这样描述未来生活:人类生存于一个虚拟的、数字化的生存活动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们应用数字技术(信息技术)从事信息传播、交流、学习、工作等活动,这便是数字化生存。

如今,数字化生存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尤其在2020年疫情的影响下更是如此;但技术的应用也在带来新的“数字鸿沟”。2019年6月,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互联网发展伴随“不平等”,目前全球仍有一半人生活在“线下”。因此,他呼吁通过数字技术实现全球发展的巨大突破,让每个人都能访问互联网。

在疫情期间,一些老年人因不会用智能手机,无法扫用健康码,致使各项出行受阻。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无锡火车站针对针对无法扫码的老人、儿童等特殊人群,专门设置了绿色通道,跟着超醒目的指示牌,走车站爱心通道去专设的服务台,一举解决了无码乘客乘车的难题。

不久前,国家更是印发了《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强调了涉及老年群体生活各个方面的解决措施,并提出了智能终端适老化、互联网应用适老化等关键层面的发展方向:到2022年底前,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便捷性不断提高,线上线下服务更加高效协同,解决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的长效机制基本建立。

让每个人平等地体验科技的便利、享受科技的力量,也是华为消费者业务的责任和使命。一方面,自从2017年,EMUI 5.1全面优化用户无障碍体验以来,华为不断通过微小的改进,为“少数”群体带来生活的便利。目前,华为智能手机涵盖了15种无障碍功能,每月约1000万人次利用终端无障碍服务,享受美好的数字生活。另一方面,华为手机通过化繁为简的交互设计,视觉化的操作以及线下一对一服务,帮助减轻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的障碍,让老年人更易在体验中获得“成就感”。仅在中国,每月约887万人次使用华为终端手机简易模式,感受数字生活带来的美好体验。

华为通过大量调研发现,年长用户在使用手机时,最常出现的问题是字体小、声音小、耗电快易发热等。针对这些问题,华为开展了年长用户用机知识传播进社区活动,有针对性、面对面地解决他们看不见、听不清、不会用的问题,同时不区分手机品牌,以切实解决年长用户手机使用问题为目的。

但是,要真正不让数字时代列车落下一个人,不仅需要政策的保驾护航,以及华为这样的科技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同样需要更多企业和组织参与其中。事实上,在华为着力推动TECH4ALL数字包容行动计划过程中,这一问题就已经凸显。

比如,在一些沟通信息比较复杂的特殊场景下,仍需要手语志愿者通过“畅听无碍”APP接入,提供在线视频翻译,在健听人和听障人士之间,搭建起正常沟通的桥梁。但我国手语方言超过百种,手语专业志愿者非常稀缺,因此华为也呼吁,希望具有良好手语基础且有意愿加入“畅听无碍”志愿者阵营的朋友们下载“畅听无碍”APP,选择成为志愿者,为听障人士提供一份帮助。

因此,华为在通过TECH4ALL让更多的人、家庭和组织享受数字世界美好的同时,也在呼吁通过企业、政府、社会的共同努力,加快推进数字包容。当更多的个人和组织加入进来,华为的一小步,将会是数字世界的一大步。

结束语:早在1990年,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就在《权力的转移》一书中,提出了信息富人、信息穷人、信息沟壑和数字鸿沟等概念,他认为数字鸿沟是信息和电子技术方面的鸿沟,信息和电子技术造成了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化。

既然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脚步从不停滞向前,这就需要在数字时代的今天,我们在追寻新技术应用、建设数字世界时,要特别注重关切因为落后或老去而被落下的那群人;而不是让数字鸿沟将我们彼此的距离越来越大,这也正是华为倡导数字包容的初心所在。技术永不眠,但智慧和慈悲永远不会过时。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