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网

2021各地新政出炉,智慧城市开局即成热点

来源:智能网
时间:2021-01-18 20:05:57
热度:178

2021各地新政出炉,智慧城市开局即成热点前言:当前,智慧城市成为国际城市化发展的热点之一,全球都在紧锣密鼓的布局智慧城市建设,中国因为也在积极进行智慧城市试点,形成了多个智慧城市

前言:

当前,智慧城市成为国际城市化发展的热点之一,全球都在紧锣密鼓的布局智慧城市建设,中国因为也在积极进行智慧城市试点,形成了多个智慧城市群。

作者 | 方文

中国智慧城市发展非常快,住建部正式启动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覆盖90个城市。数据显示,至2020年,全球智慧城市市场相关支出规模将达到1240亿美元,较2019年增长18.9%,其中中国市场支出规模将达到266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二。

2021年伊始,各地便接连发布新政,智慧城市开局即成热点。住建部明确表示将大力推荐智慧工地,智慧建筑等相关技术的应用。

武汉建设全国标杆水平的新型智慧城市

2020年12月31日,武汉市也发布了《武汉市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武汉市政府提出将武汉市建设成为多方面具备全国标杆水平的新型智慧城市。

武汉市新型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是:按照“1153”总体架构(即1个云网,1个大脑,政府管理、惠民服务、城市治理、产业创新、生态宜居等5大重点应用领域,运行管理、标准规范、信息安全等3大保障体系),构建智慧城市“超级大脑”,重点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政府运行“一网协同”、民生服务“一码互联”、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社会治理“一网共治”、企业服务“一站直通”,将武汉市建设成为多方面具备全国标杆水平的新型智慧城市。

第一、武汉市明确提出,抓紧完成城市大脑数据、应用支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四大中枢基础能力建设,确保2021年城市大脑赋能智慧应用取得显著成效。推动政府数据开放水平进入全国前列,2022年公共信息资源社会开放率达到80%及以上。

第二、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最多跑一次”政务服务事项比例2021年达到98%以上,“全市通办”和“一张身份办成事”事项分别达到200项以上。2021年集成各类政府办公智能应用30项以上,打造“一机观全城”的数据座舱。

第三、武汉还将推进民生服务“一码互联”。整合汇聚现有移动民生服务,打造统一的城市服务入口,覆盖生活缴费、智慧停车、公共交通出行、预约挂号、社保公积金查询、交通违法处理等各类信息服务,2020年实现30项公共服务一站聚合、一码互联,2021年6月底之前连接医疗、养老、社保、交通、文化、体育、旅游、水电气等公共服务。在停车缴费等场景中推行无感支付。

第四、武汉将超前布局新一代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移动网、固网“双千兆城市”。推进5G网络实现全市域连续覆盖,确保全市5G网络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推动武汉超算中心建设,峰值计算能力达到同期全球先进水平。

上海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

1月4日开工首日,上海市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上海重点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加快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大力发展在线新经济,打造一流数字基础设施。

到2025年,上海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取得显著成效,国际数字之都建设形成基本框架。到2035年,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

一是整体性转变,推动“经济、生活、治理”全面数字化转型。强化系统集成、整体提升,实现经济数字化形成新供给、生活数字化满足新需求、治理数字化优化新环境,推动三大领域相互协同、互为促进,整体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

二是全方位赋能,构建数据驱动的数字城市基本框架。加快构筑数据新要素体系、数字新技术体系和城市数字新底座,充分释放数字化蕴含的巨大能量,以数字维度全方位赋能城市迭代进化、加速创新。

三是引导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数字城市,以全面数字化转型,推动城市各领域全方面的流程再造、规则重构、功能塑造、生态构建,创造全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发展路径。

四是科学有序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强化动态调整和供需匹配,通过数字化转型,将各领域堵点难点转化为发展亮点,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格局。

苏州建设全国数字化引领转型升级标杆城市

1月4日,苏州市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推进大会召开,会上发布了《苏州市推进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苏州明确到2023年,苏州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要达到6000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6%以上,数字经济领域有效发明专利累计拥有量达到7000件以上,PCT专利申请量达到1000件以上。

加快建设更具影响力的数字科创中心、数字智造中心和数字文旅中心,打造领先水平的数字融合先导区、数字开放创新区和数字政府样板区,率先建成全国“数字化引领转型升级”标杆城市。

到2023年苏州市引进和培育数字贸易企业超过1500家,电子商务和龙头平台企业20家,服务贸易额超400亿美元。

要积极抢占数字产业化的制高点,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抢占数字产业化制高点,聚焦优势产业集中发力,做到持续领先,确保到2023年5G、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通用软件等领域产值分别达到1850亿元、850亿元、3150亿元、2000亿元。

要聚焦关键技术攻坚突破,加强前沿技术攻关,加快数字技术融合性应用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到2023年数字经济相关高新技术企业要达到3000家。要强化数字化人才引进和培养,进一步加大人才招引、培养、服务力度,到2023年引进支持数字经济领域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项目累计160个左右,形成1至2个数字经济领域高端人才集聚区。

要提升数字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今年要累计建成5G基站2.7万个,到2023年实现5G独立组网、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城市级感知网络三个全覆盖。

要推进“一网通办”,让群众和企业办事更方便、更快捷,2023年底前基本实现企业类事项网上办,个人类事项掌上办,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两个免于提交”。要推进“一网统管”,让城市运行和社会治理更高效、更智慧。

深圳打造鹏城智能体城市典范

1月5日,深圳市发布《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的若干意见》。深圳到2025年,打造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鹏城智能体,成为全球新型智慧城市标杆和“数字中国”城市典范。

融合人工智能(AI)、5G、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城市数字底座,打造城市智能中枢,推进业务一体化融合,实现全域感知、全网协同和全场景智慧。

明确了加快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的重点任务。一是跑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度”。包括:推动通信网络全面提速,加快终端设备全面感知,加快大数据中心建设,加快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整合提升,加快区块链技术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深化公共服务“一屏智享”。包括: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数字市民”计划,推进公共服务“一屏享、一体办”,推广“秒报秒批一体化”等服务,全面提升民生服务领域智慧化水平。

三是强化城市治理“一体联动”。包括:探索“数字孪生城市”,打造城市智能中枢,加快推动《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暂行条例》立法和实施,提升公共卫生防护智慧化水平,推动科技赋能基层治理,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深化智慧城市合作。

四是培育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包括: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动数字经济产业创新发展,加快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实施“云上城市”行动。

五是筑牢网络安全防护“防火墙”。包括:强化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强化网络安全整体防护,强化安全技术应用创新。

结尾:

综合近期各地推出的新政不难看出,智慧城市迎来开门红的同时,无疑也打响了2021年的智慧城市争夺战。智慧城市是城市智能化、运营可持续化的先进模式,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