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网

三分之一的前辈倒下,1600家物联网平台将何去何从?

来源:智能网
时间:2021-02-17 10:10:04
热度:77

三分之一的前辈倒下,1600家物联网平台将何去何从?作者:彭昭(物联网智库创始人&云和资本合伙人)物联网智库 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导 读在我的身边,几乎每家物联网企业都创建了

作者:彭昭(物联网智库创始人&云和资本合伙人)

物联网智库 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

导  读

在我的身边,几乎每家物联网企业都创建了与自家产品和方案相匹配的平台。物联网平台数量的增长,是物联网市场欣欣向荣的一个有力实证。接下来,这些物联网平台将会如何发展?作为物联网企业,怎样规划平台的未来?作为用户,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平台?本文将尝试予以分析。

开年大计,以爱为本。先祝单身的你牛年牛气冲天,再祝成双的你尽情“年”在一起。

在过去一年,我提到最多的关键词是“拐点”。

2020年,全球物联网的连接数首次超过非物联网的连接数;5G的覆盖面持续扩大,行业认知程度和投资动力快速提升;工业界正处于“软件定义工控”变革的前夜,工业互联网正在跨越拐点……这都标志着物联网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当物联网驶入快车道后,势必催生大量的物联网平台需求,他们是承载与分析数据的基础。

于是,我查询了最新的物联网平台数量。

2017年,全球物联网平台数量是450家。2019年,根据IoT Analytics统计,物联网平台数量是620家。到了2021年初,原本我预计这一数量将增长到800家。

但查询的结果出乎我预料。根据德国电信的最新数据,全球物联网平台数量约为1600家!

在我的身边,几乎每家物联网企业都创建了与自家产品和方案相匹配的平台。物联网平台数量的增长,是物联网市场欣欣向荣的一个有力实证。

接下来,这些物联网平台将会如何发展?作为物联网企业,怎样规划平台的未来?作为用户,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平台?

本文将尝试予以分析。

01

物联网平台是战略制高点

物联网平台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能力沉淀、软硬件解耦和资源调度作用。

自2012年近距离观察物联网的发展至今,每年我都看到大量的物联网平台诞生,而且这个势头一直存在,愈发强劲。

各行各业都在迈向数字化,这是一个普遍共识。这些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造就了物联网项目非常浓重的行业特征。

成功的物联网项目,他们的共性都是尊重和坚持了原有的产业规律和行业特征。这些成功的物联网项目将可复用的能力沉淀于平台,又促进了物联网的新一轮建设和迭代。

平台作为物联网企业的一个战略制高点,值得审慎布局,而且是一个长期的发展机遇。因此全球有1600家物联网平台,不足为奇,其数量在未来甚至还将持续增加。

不过物联网平台的发展也在历经变迁。

首先,原有的分层架构不再适用于未来发展。

目前大家对于物联网平台,普遍认可的是由Machina Research提供的分类方法,即按照其主要功能分为连接管理平台CMP、设备管理平台DMP、应用使能平台AEP和业务分析平台BAP。

这是一种在物联网发展初期,我们给物联网平台所贴的标签和简化。

然而随着产业的发展,我们有时会发现,同属于设备管理平台的两家企业,所提供的方案可能毫无相似性和可比性。

因为相比于互联网,物联网的产业链层次大大增加。

以动态的眼光来看,随着边缘计算的发展,物联网市场仍在不断“增厚”,物联网平台也朝向各种边缘和终端持续推进。各种行业的物联网终端所具备的处理能力差异很大,针对不同场景,有些需要作为控制中枢,有些只需要提供简单的功能…

面向未来,我们很难再用简单的标签来界定物联网平台的类别。

其次,生于垂直行业的物联网平台正在不断跨界。

正因为不同的企业在尝试物联网的过程中,场景和应用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物联网平台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市场。

物联网平台只是一个统称,其实每个环节、每个场景、每种应用,都有可能对应一个庞大的市场。

各个垂直行业、各个行业中不同环节中的企业,都具有截然不同的内外部环境,都需要能够消化和包容差异化的解决方案。因此我们看到了诞生于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智能工业等垂直领域的物联网平台。

然而英雄不问出身,各个物联网平台不必局限于自己的背景,只看能否为产业创造价值。从家庭到园区、从工业到农业、从物流到零售,优秀的物联网平台不断向相邻领域扩张,持续跨界。

因此很多物联网平台淡化了行业属性,其中标志性的信号是美国工业互联网联盟IIC主动弱化了“工业”特征,而只在新愿景中强调“可信”和“价值”。

IIC谈到了他们对于产业的观察:“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已经发生了变化,物联网的重心从技术本身转向了实际部署。这一点很关键。只有被实际部署,被实际使用,技术才有价值。”

第三,对于平台的定位决定了价值乘数。

虽然都建立了物联网平台,但是每家企业对于平台的预期和目标不同,终局也就不同。

有个流传很广的说法是:应用型公司值十亿,平台型公司值百亿,生态型公司值千亿。

从数量上看,三种类型的公司数量恰恰呈金字塔结构,应用型公司数量最多,平台型公司数量比较少,生态型公司全球仅几家。

物联网平台恰恰是一个能上能下的“中层”。

平台的定位决定了它所撬动的价值乘数,是10倍、100倍还是1000倍。

当然不同的价值乘数,也对应不同的难度系数。

从应用到平台已属不易,而从平台到生态更是难上加难。因为想要建立一个与物联网平台相呼应的生态环境,其难度远比建立平台本身要大。

物联网平台并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孤帆,而是需要大量硬件的配套支持,并能够承载软件开发成果的航母。

从物联网平台到生态系统的规划,大致可以归纳为3个阶段:

阶段1:以平台所有者为核心建立生态,平台所有者向合作伙伴输出价值为主;

阶段2:与少数平台所有者进行合作,目标是吸引更多用户为生态输入价值;

阶段3:更多业务加入扩张生态,优胜劣汰,形成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而且开局的最初几年尤为关键,物联网平台需要抓紧时机建立生态并迅速扩大规模。

借鉴BCG对于互联网平台的市场分析,大约80%的成功者在前5年就获得了超过50%的市场份额,他们平均使用7年时间达到市场份额的峰值,市场占有率约为80%。

02

物联网平台宜事前验尸

面对1600家物联网平台,如果企业想做数字化转型,该找谁合作呢?

很多企业都或多或少的遇到过这个问题。

如果说从供方出发,由物联网平台到生态,迈上这个台阶是难上加难。

那么从需方角度,让用户在众多的物联网平台中做出正确选择,这道题目简直惨绝人寰。

要知道,那些曾经财大气粗的物联网平台也有“断供”的可能。

之前曾有文章提到,2018年物联网平台倒闭了三分之一。在这条路上跌倒的,不仅有初出茅庐的毛小子,也有久经沙场的老师傅。

IBM的Watson平台、GE的Predix平台,谷歌的Android Things平台…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淡出了视野。

家里的智能音箱,如果厂商停止服务,“智商归零”的产品还可以当作普通音箱将就着用。如果企业选择的物联网平台“失灵”了,对于管理和运维的影响就要复杂得多。

《孙子兵法》有云:凡善战者,未谋胜先谋败。与其奢求物联网平台的基业长青,不如事前验尸,避免误入歧途,提前想好“善后”的对策。

至于平台如何选择,可以参考物联网智库的文章:《麦肯锡|十问十答,物联网平台该如何选择》。

另外,很多企业都说自己有物联网平台,但我往往会多问一句,你有的到底是一个物联网项目,还是一个物联网平台?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项目和平台的差异在土壤之下。平台的功夫是下在看不见的地方。

物联网平台面向的是一组具有相似业务逻辑的对象,并需将其抽象出来形成一套可扩展、可衡量、灵活的系统架构,应该能为应用软件提供复用的能力。

有不少物联网企业,还深陷从项目到平台的鸿沟。

如果只是做物联网项目,一个又一个的去服务不同行业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不能寻找其中的共性,并在平台上得以沉淀,就会导致应用无法复用,每做一个项目都得从0开始,赋能开发者更是无从谈起。

可喜的是,随着物联网的成熟,标杆应用逐渐形成示范效应,并在更多领域实现复制,很多企业已经实现了从项目到平台的跨越。

 ----写在最后----

在新的一年,不仅春节和情人节聚齐了,而且最拔尖的人、最冷静的脑、最理性的财、最智能的物,都正在朝向物联网领域汇聚。

1600家只是个阶段性成果,物联网的雪球只会越滚越大。万物互联,永远都会有新的物联网平台诞生。

最后划个重点:

第一,物联网中的数据是复利的源泉,由数据构成的雪球已经初具规模,数字基础设施的发展突破“拐点”。

第二,当物联网跨越拐点之后,显而易见将带动各种物联网平台需求的增长。作为供方,物联网平台作为物联网企业的一个战略制高点,值得审慎布局。

第三,作为需方,物联网平台的选择困难症长期存在,与其奢求物联网平台的基业长青,不如事前验尸,避免误入歧途,提前想好“善后”的对策。

参考资料:

1. Implementing oneM2M in products will allow more flexibility for customers and systems integrators,来源:onem2m.org

2. IoT Platform Companies Landscape 2019/2020: 620 IoT Platforms globally,来源:IoT Analytics

3. 眼花缭乱的物联网平台,中国移动能否凭OneNET胜出,作者:宁宇,来源:尚儒客栈

4. 工业互联网 再无老师傅,作者:林雪萍,来源:知识自动化

5. IoT market fragmentation complicates device deployment,作者:Mary E. Shacklett,来源:Transworld Data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