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网

普适计算的意义在哪里?我们来结合它的历史发展看看

来源:智能网
时间:2021-02-24 22:06:49
热度:92

普适计算的意义在哪里?我们来结合它的历史发展看看上周,我们介绍了UbiComp普适计算(泛在计算)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与IoT物联网的一些区别与联系(详见文章《什么是UbiComp普

上周,我们介绍了UbiComp普适计算(泛在计算)的基本概念,以及它与IoT物联网的一些区别与联系(详见文章《什么是UbiComp普适计算(泛在计算)?它与IoT物联网有哪些联系与区别?》)。

今天,我们再来讲讲它的存在与发展对于社会经济的意义。

先看看这个概念背后的历史:

1988年(或1991年,对于具体是哪一年,业界有分歧),Mark Weiser(施乐公司帕洛奥图研究中心的首席科学家,被公认为是普适计算之父)提出了普适计算的概念,他还预测,未来的计算模式将向普适计算方向发展。

1990年代末,「普适计算」的概念开始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1999年,IBM正式提出自身定义的普适计算概念,并开始积极鼓吹、推广普适计算。同年,第一届Ubicomp国际会议召开。

2000年,第一届Pervasive Computing国际会议召开(要了解Ubiquitous computing与Pervasive computing的区别,同上,详见文章《什么是UbiComp普适计算(泛在计算)?它与IoT物联网有哪些联系与区别?》)。

2002年,IEEE Pervasive Computing期刊创刊。

在普适计算的理论体系下,「计算」是会不断进化的。一般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分为4个阶段:

1、主机型计算(Mainframe computing),在这个阶段,很多人共享一台大型机,业界提供的计算能力整体还很弱;

2、个人机计算(Personal computing),这个阶段,个人电脑开始出现和普及,计算能力不断增长;

3、网络计算(Internet computing),互联网、物联网逐渐发展,每个人都能使用很多互联网服务;

4、普适计算(Pervasive computing/Ubiquitous computing),足够多的设备接入全球的各种网络,为人们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普适计算」的积极推进者们,他们希望「计算」能深深地嵌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环境中,从而让人更自然地与计算机交互。对于「普适计算」而言,其显著目标之一就是让计算机设备获得感知其所在环境变化变化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根据环境的变化做出自动的、基于用户需要的,或者预告设定好的行为。以手机这种「计算机」来举例,在感知到用户正在开会时,它自动切换到静音的模式,同时自动答复来电:「主人正在开会」。

「普适计算」意味着人们不用为了使用计算机而去寻找一台计算机。而是TA身在何时何地,都可以根据需要获得计算能力。

在物联网时代,「普适计算」将获得长足的发展。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