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企业批量上市,为何却避谈隐私安全?
AI企业批量上市,为何却避谈隐私安全?客观、充分的披露信息,是躲不掉的。文 | 丰远在今晚播出的央视315晚会上,人脸识别、数据信息泄露成为最受关注的消费话题。而在上周,AI企业批
客观、充分的披露信息,是躲不掉的。
文 | 丰远
在今晚播出的央视315晚会上,人脸识别、数据信息泄露成为最受关注的消费话题。
而在上周,AI企业批量冲击科创板也有了最新动态。继此前云知声上市终止后,依图科技主动提出中止申请,而云天励飞和旷视科技,则分别进行了问询回复和递交招股书。
但来咖智库发现,这些主营业务侧重机器视觉识别的AI企业,都避谈人脸识别以及数据隐私泄露的问题,但监管层显然已经注意到这个情况。在云天励飞最新披露的审核问询函中,其中34个问题主要涉及其股权结构、董高监等基本情况、发行人行业特点和竞争状况、行业政策和数据使用、核心技术、关联方和关联交易、同业竞争、毛利率以及行政处罚、未决诉讼等内容。
通过分析云天励飞对审核问询函的回复内容,我们也能发现旷视科技存在的一些显著问题。
01
旷视科技毛利率波动大
离行业尚有较大差距
继香港上市未果之后,旷视科技此次再度在上海向IPO发起了冲击,拟募集资金60亿元。尽管已时隔19个月,但旷视科技的财务状况依然没有太大的变化,基本面也和它的AI兄弟们一样。正如来咖智库在此前《扒了多家AI企业招股书后,窥见云知声上市终止的秘密》一文所说,这些AI企业的营收虽然保持年度增长,但净利连连亏损,而且存在研发投入大、客户集中度高的问题。
最新的招股书中,旷视科技称自己是一家聚焦物联网场景的世界级人工智能公司,公司以物联网作为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的载体,通过构建完整的AIoT产品体系,面向消费物联网、城市物联网、供应链物联网三大核心场景提供经验证的行业解决方案,实现人工智能的商业化落地。
在营收方面,旷视科技2017、2018、2019年营收分别为3.04亿元、8.54亿元、12.6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04%;2020年前三季营收为7.16亿元,低于2019年同期。与此同时,自2017-2019年及2020年前三季,旷视科技累计未弥补亏损为142.5亿元,其中2017年、2018年、2019年以及2020年前九个月,净亏损分别达到7.75亿元、28.00亿元、66.43亿元和28.46亿元。
而在毛利率方面,从2017年到2020年前三季度,报告期内旷视科技主营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50.96%、62.23%、42.55%及44.24%,波动较大并不稳定。旷视科技对此表示,公司属于战略新兴行业,亦不断在推动人工智能的商业化落地,在快速成长过程中,公司的产品结构、具体项目情况、外购材料和服务成本占比变化、市场竞争等因素对毛利率的变化均将产生影响。若未来影响公司毛利率的因素出现较大不利变化,公司的毛利率可能存在大幅波动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旷视科技的毛利率虽然看似在较高的水平,但离行业尚有差距,这从云天励飞最新的问询回复中,也能得到印证。
对于监管层“关于重大事项提示与风险因素”的问询,云天励飞在回复中补充到,“报告期各期,公司毛利率分别为42.39%、56.34%、43.71%及40.46%,整体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视觉人工智能行业随着新竞争对手的加入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化,行业内可比公司平均毛利率水平整体呈现下滑趋势,2017年-2020年9月行业内可比公司平均毛利率为70.03%、70.95%、66.05%、59.79%,市场竞争可能有所加剧,从而导致公司的毛利率进一步下降的风险,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02
信息披露不充分
仅提资本规模较小是唯一劣势
对于此次批量冲击科创板的AI企业,监管层对其的行业地位以及市场竞争也是最为关注,要求进行客观、充分的披露相关信息。
比如对于云天励飞的行业地位,在审核问询函就提到,要求提供发行人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客观分析国内外行业发展现状对发行人市场竞争状况的影响,视觉人工智能主要应用于安防领域的原因,在其他行业的技术难度及要求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等。“除安防场景外,发行人相关产品能否用于其他场景,未予以拓展的原因及面临的主要壁垒。”
云天励飞回复称,视觉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诞生于安防相关领域,该领域也是技术最成熟应用的领域。目前非安防场景项目规模相对较小,一方面是因为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场景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场地勘探、调研、方案设计、软件调试等工序,且不同场景也有不同的需求,部分场景尚处在解决方案的初步打磨阶段;二是传统产业客户需要一定的时间接受人工智能产品,目前市场接受度及渗透率依然不高,公司目前战略是为寻求AI赋能的主要客户打造标杆案例,再逐步覆盖至传统产业内其他客户。
这对旷视科技来说同样如此。目前从主营业务上看,旷视科技营收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业务仍然是城市物联网,也就是俗称的“AI+安防”,2020年前三季度占总收入的64.3%。而主要发力的供应链物联网,即“AI+物流”对总收入贡献还不大,2020年前三季度该部分收入占总收入7.49%。
在市场竞争方面,监管层会要求发行人客观所属行业定位,细化披露发行人主营业务产品所处细分行业的基本情况,包括行业发展状况及发展前景、主要产品类型、市场竞争格局及主要参与者、技术发展状况及未来趋势、发行人产品的市场份额情况等;以及结合发行人产品的市场地位、技术水平、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比较情况等,客观充分披露竞争劣势,并充分揭示相关市场竞争风险。
对于上述的问询,云天励飞在回复中补充称,公司当前专注于视觉AI领域,公司的竞争力来源于自研的算法、芯片技术、自研技术间的高效适配,以及大型解决方案的实施经验和系统落地工程能力。但报告期内公司芯片尚未形成大规模销售,发行人芯片的市场份额尚无法可靠评估,但总体市场份额仍较低;相较于NVIDIA等业内知名AI芯片厂商,公司AI芯片产品种类仍较少,业内知名度仍待提升;从整体市场份额来看,公司属于行业内的初创企业,在AI解决方案市场份额尚小,按此规模测算,公司的计算机视觉解决方案市场份额预计在1-1.5%之间。而且相较于华为、海康威视等大型厂商,公司的市场份额仍较低,业务与技术的竞争力尚待进一步提升。
而反观旷视科技的招股书,对于竞争劣势的描述,仅仅只有寥寥数语,提及唯一的劣势就是资本规模相对较小,称人工智能行业具有竞争激烈、研发投入大、不确定性高、产品更新换代快的特点,公司需要维持较高的研发投入,存在一定的资金压力。
还有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比较方面,旷视科技综合考虑业务的相似度情况,选取商汤科技、依图科技、云从科技、云天励飞、寒武纪、汇顶科技、 虹软科技、海康威视为公司的可比公司,但只是简单介绍了可比公司的基本情况,而营收、利润以及核心产品、技术等重要信息都没有。这些显然都与监管层要求发行人进行客观、充分披露信息的原则相违背。
03
央视315聚焦隐私泄露
旷视等避谈数据使用
在今年的央视315晚会上,隐私信息泄露成为关注重点。其中既有对科勒卫浴门店安装带有人脸识别功能摄像头、捕获人脸数据等黑幕进行的曝光,又有对智联招聘、猎聘网以及前程无忧等求职网站上,求职者简历被售卖并大量流向黑市现象的揭露。对于人脸识别以及数据隐私的泄露,AI企业自然也是首当其冲。
对比此前依图科技的问询函,在云天励飞最新的问询中,就特别提到了“关于行业政策和数据使用”。其中的政策制度风险,主要指人工智能技术被不当使用或被滥用都可能令潜在客户对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却步,也可能影响社会对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普遍接纳程度,引起负面报道,甚至可能违反中国及其他司法辖区的相关法律法规,面临诉讼风险、来自积极股东及其他组织的压力以及监管机构更严格的监管。
而在数据使用上,需要发行人清晰说明业务开展过程中涉及到相关个人数据、信息安全的获取、利用及保护的情况;视觉人工智能技术的初始训练、迭代更新、模型训练上所需的大量数据的具体来源,发行人在场景应用过程中是否接触、收集、利用人脸数据信息,数据采集和使用过程中是否获得被收集者许可,是否存在侵犯个人隐私、肖像权等权益的情形,发行人业务开展过程中涉及到数据获取、管理和使用是否合法合规,发行人是否已建立完善的防泄密和保障网络安全的内部管理制度,该等制度的执行是否有效等。
云天励飞回复称,公司面向商业用户的产品可能涉及到获取和使用用户隐私数据,如果商业客户未能恰当获得用户数据授权,有可能存在数据安全的风险。在具体数据来源上,报告期内获取数据方式主要包括在经员工授权同意的前提下向员工采集数据、向专业数据供应商采购以及使用互联网公开数据集数据,不存在违法收集数据的情形。
而这个行业政策和数据使用的问题,对于旷视科技来说同样如此。去年9月,创新工场董事长兼CEO李开复在一次演讲时,曾公开表示“曾帮助旷视寻找合作伙伴,包括美图、蚂蚁金服,让他们拿到了大量人脸数据”。但旷视科技并未在此次招股书中提及此事。而针对于外界探讨的AI人脸识别的隐私问题,旷视科技则表示,其正在研发人工智能安全与伦理研究中心项目,预算为200万元。该项目将“建立一套相关的AI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机制,有效解决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问题”。
蚂蚁集团曾对此回应称,从未提供任何人脸数据给旷视,双方过往合作仅限旷视授权其图像识别算法能力给蚂蚁单独部署和使用,不涉及任何数据的共享和传输。目前双方已无相关业务合作。
目前,人脸识别这样的信息、数据隐私,已经引起了监管层的重视,旷视科技在后续的问询中,也必须要作出合理、充分的回复。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