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制药自主研发新药微球制剂瑞欣妥正式上市!
绿叶制药自主研发新药微球制剂瑞欣妥正式上市!3月27日,绿叶制药集团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抗精神病新药——注射用利培酮微球(II)(商品名:瑞欣妥)正式上市。瑞欣妥基于绿叶制药全球领先的
3月27日,绿叶制药集团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抗精神病新药——注射用利培酮微球(II)(商品名:瑞欣妥)正式上市。
瑞欣妥基于绿叶制药全球领先的微球技术平台开发,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开展全球注册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微球制剂,也是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长效针剂,用于治疗急性和慢性精神分裂症以及其他各种精神病性状态的明显的阳性症状和明显的阴性症状,可减轻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情感症状。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蔡军教授表示:“瑞欣妥在现有市售的同类长效针剂基础上进一步改良升级,适用于精神分裂症的全病程治疗,为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剂型升级,改善精神分裂症依从性低的治疗难点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迁延性疾病。因患者中断治疗或自行减药而导致的病情反复是当下精神分裂症治疗的主要难点。数据显示,首次发作的患者有60%服药依从性差,5年内的复发率超过80%。多次复发导致病程迁延、增加治疗难度、也使治疗费用大幅增加。
作为一种创新微球制剂,瑞欣妥通过改良药物释放的方式,不仅能够显著改善口服抗精神病药物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普遍存在的用药依从性不佳,同时也避免了另一款市售长效针剂首次注射后需同时补充口服制剂的问题,为患者带来了更好的临床获益。
“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难以坚持每天服用口服药物,其中一部分是因为无法耐受药物的不良反应而停止用药,这也是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瑞欣妥的给药方式和平稳持久的血药浓度可更好地保障患者长期有效用药。”苏州市广济医院主任医师梅其一教授指出。“瑞欣妥注射后起效迅速,可快速控制患者精神病性症状,并在停药后快速清除,更利于医生根据病情快速调整治疗方案。”
创新是手段,切实满足临床需求是目的
在医药研发领域,以瑞欣妥为代表的微球制剂、脂质体以及透皮贴剂,都属于新型高端制剂。与众多热衷于热门靶点开发的医药企业不同,绿叶制药在产品开发上有着独特的思路——针对临床痛点,对已上市的制剂进行改良与创新,提供药效增强、降低副作用、提高服药依从性等具有明显临床优势的创新制剂产品,让患者真正从中获益。
相关行业人士表示,由于技术壁垒高、开发难度大,国内涉足高端制剂研发的企业较少,但如果能在这一领域站稳脚跟,可以为企业构建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据资料统计,高端制剂的仿制难度大,以技术难度最高的微球制剂为例,过去10年全球诞生多个重磅产品,但基本上都是独家产品,市场竞争力可见一斑。
在国家层面,近年多项政策也在不断鼓励和推动以高端制剂为代表的改良型新药临床开发和产业化。工信部等部委联合发布的《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南》中,着重提到药重点攻关微球在内的高端制剂及高端制剂产业化技术。“十四五”规划也表示要推动高端药物设计、生产工艺、新型辅料等环节实现突破。
在欧美发达国家,包括高端制剂在内的改良型新药也是创新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国FDA的注册分类系统中,创新制剂被归入505(b)(2),而近10年来,美国FDA批准的创新药NDA类型中,505(b)(2)占比达63.7%。以跨国药企的产品为例,阿斯利康的多个吸入制剂、武田的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等也皆属于剂型创新。
“制剂创新的目的在于解决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涵盖疗效、顺应性、副作用等各方面。我们关注患者的体验和需求,致力于通过提供有差异的、具有临床价值的创新产品,为减轻患者的疾病负担、改善患者的临床获益而不懈努力。”绿叶制药集团总裁杨荣兵表示。
微球技术平台走向成熟,绿叶制药步入收获期
环顾国内医药行业,专注于高端制剂创新的企业可谓是“凤毛麟角”。以微球这一新型释药技术为例,关键技术过去掌握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手中,这导致国内释药技术的产业转化能力低下,其中,产业化领域中试的技术设备达不到要求是国内制备长效微球制剂面临的主要问题。而产业化能力恰恰是企业自主创新的核心竞争力,对于攻克微球等新型制剂产业化的难题,建设高水平的技术平台至关重要。曾有临床专家坦言,“研发生产特殊制剂的门槛较高,企业必须满足若干关键条件,既要有技术平台,也要有生产线。光是准入这一环节,就会限制很多企业。”
通过十余年的积累,绿叶制药打破了海外技术的垄断,建立起包括高载药量低突释微球制备技术、长效缓释制剂体内外释放相关性评价、微球产业化制备技术及设备等核心关键技术的平台,形成了在该领域的国际竞争力。特别是其微球技术平台的工业化研究水平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中试的技术设备、制备工艺全部自行研发。
瑞欣妥的上市,标志着绿叶制药投入建设多年的微球技术平台完成了从0到1的突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蔡军教授表示,从剂型创新方面来说,之前所有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长效针剂,无论是微球结构,还是晶体结构,核心技术都是控制在外国手上的,目前只有微球技术实现了国内的自主知识产权突破。“创新就是0到1的过程是最难的,有了0,后面才有可能发展。”
绿叶制药(中国)销售与市场部副总裁姚健表示,“绿叶制药打破技术壁垒,建立起全球领先的微球技术平台,在微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转换上实现了全面突破。” 未来我们会基于这一平台推出更多微球产品。”姚健表示。
以瑞欣妥为起始点,绿叶制药将基于这一成熟的技术平台,加速推进后续更多的微球产品落地和上市,包括治疗帕金森症的注射用罗替戈汀微球(LY03003,),治疗前列腺癌、乳腺癌等性激素依赖性疾病的注射用醋酸戈舍瑞林缓释微球(LY01005),治疗帕金森病、不宁腿综合症的 LY03009等。
作者:动脉网
-
加拿大皇家学院/工程院院士归国创业,突破国内干粉吸入制剂的创新难2021-02-02
-
达格列净可能成为首个获批用于治疗慢性肾病患者的SGLT2抑制剂。2021-01-07
-
博志研新打造API及创新制剂CRO/CDMO一体化平台2020-09-30
-
西威埃医药推出首个进入临床II期的PCSK9合成抑制剂2020-09-22
-
PARP抑制剂数据有望改变卵巢癌患者的治疗方式2020-09-22
-
基石药业RET抑制剂普拉替尼上市申请已获受理2020-09-07
-
联亚药业完成私募股权交易,专注药物传递系统和缓控释制剂研发2020-05-09
-
瑞士百年BioLingus:百年制药经验,专注舌下制剂研发替代传统注射药物2020-04-22
-
清华大学等团队发现新冠病毒抑制剂:从蝙蝠“百毒不侵”中找到答案2020-04-01
-
清华、中科院等团队发现新冠病毒抑制剂,揭秘为何蝙蝠不得新冠肺炎2020-03-31
-
以AI驱动药物制剂开发,METiS获数百万美元天使轮融资2020-03-23
-
HDAC抑制剂LHB589对ALL型白血病的治疗作用与RNF20/RNF40/WAC-H2B泛素化有关2019-12-17
-
NADP+是DNA损伤应答和肿瘤抑制中的内源性PARP抑制剂2019-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