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收紧,科创板要警惕旷视科技
环境收紧,科创板要警惕旷视科技文丨杜奕明出品丨牛刀财经2019年冲刺港交所遭遇一波三折之后,2021年,10岁的AI独角兽公司旷视科技将目光转向了科创板,尽管科创板自成立以来一直在
文丨杜奕明
出品丨牛刀财经
2019年冲刺港交所遭遇一波三折之后,2021年,10岁的AI独角兽公司旷视科技将目光转向了科创板,尽管科创板自成立以来一直在最大化扶持国内新兴科技公司的崛起,但这次能否顺利过关仍存在未知数。
3月12日,旷视科技在科创板的上市申请获受理。据其招股书披露,此次上市拟发行约2.53亿股,募资60.18亿元。以此推算,旷视科技目前估值已达400亿元。
然而对于这家独角兽公司来说,此时登陆科创板却是一个微妙的节点,接下来的一切细枝末节,需要面临严格的推敲。
01 科创板IPO环境收紧
我们常说,一个人的命运,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对于企业来说,有点类似。
在过去3个多月内,一些被看好的AI明星企业或者赛道在科创板IPO进程中出现各种“意外”,我们之前见过企业扎堆上市,而这次出现的却是扎堆“中止”或“终止”。
例如,主营智能语音业务的云知声主动撤回了上市申请,在撤回之前,云知声在招股书中披露其在语音病历市场占有率高达70%,而这一数字遭到了国内智能语音龙头企业科大讯飞质疑,认为其表述严重失实,IPO节骨眼上出现此事自然不能顺利上岸。
被称为“AI四小龙”之一的依图科技在问询阶段主动要求中止审核,官方回应称,因其存在协议控制架构的红筹企业,此次中止主要因为发行人和保荐机构需要较长时间落实规则和监管的核查等要求。
同期,主动或被动按下上市暂停键的企业还有柔性屏厂商柔宇科技、激光雷达独角兽禾赛科技等,据第三方不完全统计,短期内还有10余家芯片、微电子等类型的科技公司上市进程搁浅。
而上述IPO审核进程出现终止或者中止的大体原因无非来源于两个:一是监管政策从严,二是企业自身存在一些问题。
政策方面,科创板经过几年摸索,如今这个阶段已不再十分崇信融资多、创始团队知名、画大饼谈未来的企业,“AI第一股”的噱头也不再有吸引力。
此时AI科技公司的好日子变得不再滋润,亟待拿出真正硬核的成绩说话,而将其推上高位的风险投资们出手却也不再阔绰,独角兽们转向IPO输血变得十分迫切,而此时加强监管其实也是一种对投资人和科创板良性发展负责的态度,企业“打铁还须自身硬”,难以蒙混过关,
具体而言,政策收紧在2021年年初已变得十分明显。
比如在1月28日,2021年证监会系统工作会议上就提到了很多政策风向,开会着重强调“科学合理保持IPO”、“完善科创属性评价标准”、“加强监管和风险防范,坚决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严密监控资金杠杆水平”、“加大对欺诈发行、财务造假、市场操纵等恶性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严格落实私募基金底线性要求”“全面提升监管科技”等诸多要点。
在2月5日,证监会有针对性地完善和强化部分监管要求,制定了《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关于申请首发上市企业股东信息披露》,开始落实“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工作部署的重要举措,旨在从源头上提升上市公司质量,这对发行人股东适格性的原则要求、临近上市前入股行为的监管、多层嵌套机构股东的信息穿透核查以及中介机构责任提出了更高的系统性要求。
对于旷视科技来说,早在冲刺港股时人们就有些纳闷,一家质地优良的“独角兽”企业,创始人背景光鲜,有大佬加持,资本看好,为何上市之路一波三折?
官方给出的解释越少,外界的推测就越多。
例如在2019年10月,旷视科技被美国商务部列入了“实体清单”,登上这种清单的中国公司通常会面临各种硬件或者软件方面的技术干扰,进而可能会对未来业务预期造成影响。
尽管旷视科技很多核心技术在计算机视觉的算法层面,但这些算法所依托的高端GPU和特殊处理器供应有可能受限。
另一方面,在港股聆讯中,旷视科技也不断被监管机构要求回答更多问题,这让IPO初始申请最终在提交 6个月后进入“失效”状态,可能这些问题真的不是很容易解答。
有相关人士认为,大规模部署计算机视觉的商业模式可能存在侵犯隐私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中国香港地区以及在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要比在中国内地敏感得多等等因素。
当然,后来也有传闻旷视科技将以“H+A”股的方式登陆资本市场,这种方式固然流行,但前提是能先过其中一关再说。
作为AI独角兽,旷视科技在已经成立逾十年的节点上,自身造血能力依旧捉襟见肘让人对其高估值的合理性存在疑问。
尽管这类AI企业通常会在亏损中强调很大原因是因为优先股以公允价值计量导致的,所以公司在科创板招股书的财务报表中呈现的130亿元(4年报告期内)亏损并不能说明公司实际业务经营质量。
而报告期内,旷视科技扣除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不含优先股相关的衍生金融工具)损失后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亏损分别为1.99亿元、5.32亿元、12.62亿元及 9.15亿元。
这种亏损额度和持续性,让什么“正处于发展期,需要大幅投入用于研究创新及市场开拓”等理由显得不充分,因为公司都要上市了,即便概念和潜力描绘得再好,但股民们和资本市场最关心的事情,并不是来看其烧钱能力的。
旷视科技作为一个AI独角兽IPO的样板,对之后其他AI科技公司上市有很大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综合来看,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科创板,对其都已不存在太多标准放宽和要求放低的可能性,旷视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3 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尾页-
小米之后滴滴也来,互联网公司为什么造车?2021-04-08
-
极米科技发布Q1公告:销量保持增长2021-04-08
-
旷视科技梦破IPO,AI行业还缺什么?2021-04-07
-
爱芯科技完成两轮数亿元融资:首颗AI视觉芯片一次流片成功2021-04-07
-
坎德拉获3.75亿元B轮融资,加码服务机器人赋能多场景智慧生活2021-04-06
-
卖掉波士顿动力后,软银又28亿美元收购机器人公司2021-04-06
-
持续亏损,旷视科技还能夺得“AI第一股”吗?2021-04-06
-
还是想上苹果的车,闻泰科技将接盘欧菲光的苹果业务2021-04-05
-
成立两年就能打破世界纪录,蔚蓝科技凭什么?2021-04-04
-
软硬一体化拼SaaS,贝锐科技新一轮融资后加速国际化2021-04-02
-
太美医疗科技亮相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青年创新发展大会2021-04-01
-
小米入局造车,为什么科技企业不约而同入局汽车行业?2021-04-01
-
业绩持续向好!长城汽车2020年营收超千亿元!2021-04-01
-
直击越疆科技展台!协作机器人如何爆米花2021-03-31
-
小米成立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2021-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