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雨就“看海” 安防如何助力解决城市内涝?
一下雨就“看海” 安防如何助力解决城市内涝?今年(2019年)入汛以来,强对流天气频发,暴雨过程多、强度大。中央气象台于6月25日06时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涉及广东、福建、浙江、
今年(2019年)入汛以来,强对流天气频发,暴雨过程多、强度大。中央气象台于6月25日06时继续发布暴雨蓝色预警,涉及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四川、贵州、西藏等多个省份。部分地区重复受灾。
连续暴雨来袭,全国各大城市纷纷进入“看海”模式。从湖北武汉,到四川宜宾,再到广东广西,大大小小的积水点在滂沱大雨中纷纷“冒出”,既让人玩转“水上威尼斯”,又让人望“洋”兴叹,车辆滞行,路人阻步。暴雨以它独有的方式,给城市留下了深刻烙印。
城市为何一下雨就“看海”?
城市“看海”固然有暴雨“短历时超标准”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城市建设过程中治理和规划不当。例如:排涝泵站和水闸等相关设施老化、管网和排水系统衔接复杂、管网淤塞、运营维护不足等等因素都让原本就与城市发展不匹配的地下排水设施更难以满足需求。
面对这并不友好的“不速之客”,智慧城市发展建设有许多需要改进的问题。那么从强降雨洪涝灾害来看,智慧城市应该如何加强公共安全应急机制,更好应对险情?
安防设备为应对暴雨提供支撑
实际上,近年来随着各种智能科技的不断发展,无人机、摄像机等安防产品出现和应用,已经给我们带来不小帮助。这些设备不仅可以作为传感器采集城市降雨及积水信息,更可以及时排查排水设施故障、提供排水系统全貌,为相关部门准确把握城区内涝、及时调度指挥,提供了必要技术支持。
2018年,北京石景山就率先开始利用联网实时监控雨情,在重点积水点和危险路段安装监控探头、电子水尺和雨量筒,“盯守“实时雨情。一旦发出预警,工作人员在办公室里就能实时观测桥下情况,针对所反映的问题立刻部署应急措施。
各方配合才是解决之道
在智能科技产品帮助下,相关部门人员反应速度大大提升、损失也相应降低。但是要充分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只靠一两个工程或策略,而是需要一套完整的方案或组合拳,需要包括风险识别与评估、工程与非工程减灾措施、监测预警系统建立以及灾害应急管理措施等方面。
目前,我国雨情汛情预测已较为准确。据全国汛期气象服务再部署会议透露,入汛以来,中国气象局发布各类预警信息11万余条,暴雨预警准确率达88%。
因此,面对频频造访的暴雨,不仅需要针对不同城市的不同特点去建设海绵城市、减少内涝,配合气象台将做好汛期和即将到来的台风监测预报预警服务工作也十分重要。
结语:总而言之,城市内涝的解决需要从多维度考虑,这将是一场持久战,而非速决战。在城市内涝尚未解决的当下,人们也需要提高风险意识,重视气象部门的灾害预警信息,对居住环境和活动场所做好风险评估,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上一篇:停车难束手无策?各大城市有计可施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