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160打造“深圳模式”,做透大湾区健康产业
健康160打造“深圳模式”,做透大湾区健康产业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粤港澳大湾区医疗一体化持续推进,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资源加速聚集。广东省医学会会长姚志彬介绍,到2028年时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粤港澳大湾区医疗一体化持续推进,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资源加速聚集。广东省医学会会长姚志彬介绍,到2028年时,粤港澳大湾区健康产业GDP总量将达到2万亿元,到2030年是2.5万亿—3万亿元的规模。
在这种机遇和利好下,各大企业都力图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布局。而作为大湾区内土生土长的企业之一,健康160已经扎根深圳十六载,在深耕深圳的同时也朝着广州、佛山、东莞、惠州等大湾区核心区域持续发力,已成为大湾区内领先的互联网医疗服务提供者。
“政策的开放性、优越的创业环境和经济活力,使得大湾区内医疗服务能力迅速集结,而这对于整个医疗产业链形成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这也是我们创业之初没有想到的最大机遇。到现在,健康160已经在大湾区内处于非常领先的位置。“健康160CEO罗宁政表示。
根据健康160提供的数据,目前健康160在粤港澳大湾区内与1200余家公立医院、3000多家私立医疗机构、超过10万名医生达成合作,累计注册用户超过3000万,问诊量及电子处方合计超过1亿人次、挂号量累计超过 2亿,“远远领先于业内其他企业”。
在把业务覆盖面铺开的同时,健康160也力图把业务做深做透。不同于在线上便能够创造巨大价值的互联网企业,医疗服务的提供极为依赖线下医疗机构的支撑,基于此,互联网医疗也注定是HARD模式,需沉入地面运营才能创造价值。
为此,健康160打造了“深圳模式”,面向B端医疗机构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按照罗宁政的规划,健康160将以城市为单位,把“深圳模式”累积的优秀、成熟经验,复制到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内乃至全国,“把服务开展得更丰富、更多样”。
立足大湾区,业务覆盖广而全
从医疗资源的集聚和各大互联网医疗企业的诞生地来看,与其他企业大多起步于北京、上海等地不同,健康160诞生和成长的深圳,往往被认为是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的“洼地”。
不过,在罗宁政看来,深圳其实是医疗服务政策最为开放的城市,在医院的开放度、配合度上也是最高的,同时居民对于互联网服务的接受度也是最高的,因此这个所谓的医疗服务“洼地”,在互联网医疗服务这一块反而做得最好。
“有数据可以作为例证,虽然深圳每年的门诊就医人次要远低于北京、上海,但是深圳居民线上挂号、使用互联网的频次,要远远高于北京、上海等城市。”罗宁政具体举例道。
除了本身已有的互联网医疗产业基础,健康160从2005年成立起便一直将深圳作为总部的另一个重要考虑维度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提出,让以深圳为代表的湾区内城市,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政策利好和产业发展机遇。
2019年2月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打造健康湾区,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紧密合作,发展区域医疗联合体和区域性医疗中心,加强医疗卫生人才联合培养和交流,推进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
在这样的政策引导下,优势的医疗资源和顶尖的医疗机构迅速向大湾区集结。“比如说,以前深圳的高端医院不多,但现在包括中山系医院、阜外医院都在深圳开办分院,同时一些院士、顶尖名医也专门跑到深圳来坐诊。”罗宁政举例。
优势资源的集结推动着产业链的迅速形成,也直接推动着健康160的发展,这些都是罗宁政16年前创业时所无法想象的。他向亿欧EqualOcean表示,除深圳外,目前健康160在广州、东莞、惠州等城市均有所布局,同时还联合港澳医疗机构开展跨境医疗服务。
“我们是最早在平台开展跨境医疗的互联网医疗企业,比如去香港注射HPV疫苗,或者到一些高端诊所寻求医疗服务,早在七八年前就已经开始。过去一年,香港跨境医疗因疫情中断,我们平台也会有很多用户转而去澳门注射HPV疫苗。”罗宁政具体介绍道。
在罗宁政看来,打造健康湾区、促进大湾区内医疗资源和用户自由流动的关键在于,第三方平台的建立。“用户自己是有选择权的,有了第三方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当用户涉及到跨区域的医疗服务时,能自然而然地根据自己的需要、消费能力在平台上进行选择。”
不过,用户的选择也有一定前提,只有当这个第三方平台覆盖足够多的医疗服务方,用户才能更自然而然地流动。为此,健康160积极拓展自己的“触角”,至今已链接起粤港澳大湾区1200余家公立医院和3000多家私立医疗机构。
对于医疗机构的整体覆盖情况,罗宁政具体说道:“在公立医院上,健康160的覆盖面要高于其他同行;在民营医疗上,健康160重点围绕口腔、眼科、妇产儿科、中医、心理、医美等六大类重点布局,从这方面去形成我们的独特能力和优势。”
做透单一城市,复制“深圳模式”
扎根大湾区16载,罗宁政认为,健康160的发展有两个关键时间点,一是2010年,这被他认为是互联网医疗元年,这一年前后,挂号服务在政策的支撑下开始在全国大规模推行;二是2018年,过去以挂号服务为基础的健康160,在这一年开始形成自己的商业模式。
“健康160最初只是简单地做一些挂号方面的服务,从2018年开始摸索了两年,延展到给医院做一些运营服务、输出一些互联网医院的产品、帮助医院做一些科室的包装和品牌打造、做一些医生的服务等。”罗宁政具体说道。
基于面向B端医疗机构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去年4月,健康160宣告全面盈利。“挂号服务很单调,光靠挂号服务在医院很难赚到钱,我们通过几年的积累和探索,逐步建立了这个产品和服务体系,通过这样的模式来获取收益”。
这个模式最先也最成功的落地是在深圳,深圳也是健康160首先取得规模性盈利的城市,罗宁政将其称为“深圳模式”。
在深圳,当地大型三甲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和药店都与健康160平台产生合作,数量总计2万多家。“深圳模式”的核心主要是,健康160为当地大型三甲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和药店等B端医疗机构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比如提供IT能力、互联网医院运营服务等。
罗宁政向亿欧EqualOcean强调,要做深做透单一城市。在他看来,与单纯的互联网+不同,互联网医疗本质上是提供医疗服务,而医疗服务具有城市化、本地化的服务特质,决定了健康160要以城市为单位来运营。
一是因为,除大病外,80%以上的医疗服务都在本地解决,特地去往北上广等超大城市的患者绝对数量相对较小;二是因为,医疗服务不是标品,每个区域的人口结构、病情需求、消费能力等都具有差异化。
更为重要的是,医疗服务以线下为主,互联网医疗平台提供的更多的是为医疗机构进行品牌营销,价值相对较小。
基于这样的判断,在“深圳模式”取得初步的成果后,罗宁政力图把“深圳模式”复制到大湾区其他城市。“从去年开始,这套模式也被复制到广州、东莞等其他城市。”
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罗宁政告诉亿欧EqualOcean,过去一年间,健康160在湾区其他城市的收入实现了5倍以上的提升,取得了高速增长。
罗宁政始终强调,健康160是为B端医疗机构提供运营服务的平台,其服务提供以城市为单位、逐城复制。“在后面的时间,我们会把一些比较成熟的经验复制到更多城市,也会在这些湾区城市把服务开展得更丰富、更多样。”
本文来源于亿欧,原创文章,作者:漆叶青。
-
试点两年的互联网+护理,有多少病人了解了?2021-05-23
-
从数据到服务,如何构建互联网肿瘤诊疗闭环?2021-05-21
-
“工赋”模式为何会成为德阳发展工业互联网的优先选项?2021-05-20
-
百度智能云“AI+工业互联网”平台落子重庆2021-05-19
-
谁是能撑起中国智能实体产业互联网的头雁?2021-05-19
-
百度智能云“AI+工业互联网”平台落子重庆,这是有什么考量?2021-05-19
-
《互联网周刊》发布人工智能教育和智慧教育创新两项榜单 平安好学位居前三2021-05-18
-
互联网医院新趋势下,拥有万名泌尿外科医生的平台机会在哪?2021-05-14
-
华为鲁勇:助力青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与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新基准”2021-05-14
-
太空基建正当时:太空互联网竞赛拉开2021-05-07
-
2021年全球AI制药行业投融资现状与投资事件汇总,互联网巨头纷纷进军2021-04-30
-
腾讯云西南地区首个工业互联网平台正式上线2021-04-29
-
腾讯云副总裁蔡毅:更多区域龙头企业会成为工业互联网平台“新锐”2021-04-29
-
互联网巨头有何实力让车企买单2021-04-29
-
工业互联网平台「航数智能」获同创伟业近亿元投资2021-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