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猝死的阻击战,我们该怎么构建第一道防线?
心源性猝死的阻击战,我们该怎么构建第一道防线?“一位熬夜加班的中年人,在处理完最后一笔订单准备离开时,感觉胸口不舒服想躺办公室沙发休息下,结果陷入昏迷。等人发现,送往医院时已经无力
“一位熬夜加班的中年人,在处理完最后一笔订单准备离开时,感觉胸口不舒服想躺办公室沙发休息下,结果陷入昏迷。等人发现,送往医院时已经无力回天。”
医疗急救中心和医院心内科常常接诊到这样的心源性猝死病例,而且数据非常惊人: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显示,每年我国心源性猝死发病人数超过54万,相当于每天约1500人因心源性猝死离世,其中60%以上发生在医疗机构之外,患者成功抢救率不足1%。
这一组残酷的数字背后,隐藏着一个冷冰冰的现实: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人,因病突然死亡,背后可能就是一个家庭的崩塌。
面对心源性猝死这种事发非常突然、后果极其严重、抢救难度非常大的疾病,医务工作者和科研人员已经行动起来,但由于发病突然,实际运作起来也是困难重重。
一、拯救心源性猝死患者的难点
心脏骤停是心脏性猝死的直接原因,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搏动突然停止,瞬间心脏的泵血功能丧失,导致以脑为首的所有组织器官血供完全中断,进入临床死亡。专家指出,对于心脏骤停患者的救治有“黄金四分钟”的说法,当患者出现心脏骤停,大脑皮层耐受缺氧时间仅为4分钟,随后脑部等重要脏器就会因缺氧而发生坏死,心脏骤停大于4-6分钟,脑组织会发生不可逆的损害,心脏骤停大于10分钟将脑死亡。
由于猝死的性质,患病者几乎没办法自救,只能依靠他人施救。对该类患者的施救不仅需要相对专业的急救知识而且需要心脏除颤设备的配合,这些条件在日常生活很难满足(既缺乏熟练掌握急救方法的人员也缺乏相应的心脏除颤设备),统计数据也显示,发生在医疗机构之外的患者成功抢救率不足1%。
二、心源性猝死的急救手段
2016年颁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要进一步健全医疗急救体系,提高救治效率。为了应对这类突发的疾病,很多医院已经开通了院内外心脏骤停绿色通道。而且基层社区医疗机构对于猝死预防救治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区域急救网络的建设也在不断完善当中,这些举措都为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命提供了更多的保证。
目前政府部门也在试行推广在人群密集的轨交站点、体育场、商场等地方部AED心脏自动体外除颤仪。普通人根据设备的提示就能在紧急情况下对发生心脏猝死的患者实施电击除颤,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在国外的一些发达城市,AED的运用较为普遍。特别在亚洲的日本、香港等人口稠密的国家及地区设置更多。我国的一些大型城市也开始部署,但相对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场所数量来说,布点设置数量和进展速度明显显得偏少、偏慢。
三、科学预警心源性猝死,构筑保卫生命的第一道防线
除了患病后的急救措施,对心源性猝死的科学预警在某种程度来说更为重要。
编者在查阅关于心源性猝死的资料时,发现在提及心源性猝死的资料上都会指出如果胸闷、胸痛很有可能就是猝死前的征兆。但问题就在于这类征兆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无法形成标准,所以无法作为预警猝死的科学指标。在心梗发生的早期,当患者的心肌得到再灌注治疗,那么濒死的心肌组织就可以存活,不然心梗将导致心肌组织不可逆转的坏死。
根据研究显示,心室晚电位与室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及猝死等关系密切,常用其预测相关疾病的发生及评价相关药物的治疗效果,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尤其在心肌梗死、心肌病、室壁瘤等疾病的预警方面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在这个基础上,利用便携式(可穿戴式)设备对于人体心电信号进行定期或实时的检测,当检测到心室晚电位信号时,及时发出警示信息并就医,方能有效提高生存几率,构筑保卫生命的第一道防线。
因此能否精准测量心室晚电位信号成为衡量此类便携式(可穿戴式)设备性能的重要指标。由于心室晚电位信号微弱且易受外界工频信号干扰,所以针对心室晚电位的测量都是在高规格的屏蔽室中进行的。要让便携式(可穿戴式)设备在日常环境中精准测量,除了设备本身的心电检测硬件要升级之外,更需要在滤波系统上实现突破,如果不能将外界工频干扰滤除,那么得到的信号也将毫无意义。
据悉,曼森伯格的PSD滤波算法可以有效解决检测心室晚电位信号过程中外界工频干扰的问题。在该滤波算法的加持下,可以帮助便携式(可穿戴式)心电设备在日常环境对心室晚电位信号进行精准测量。
对于心源性猝死这种突发性疾病,急救和预防都非常重要。在急救方面,我们看到相医疗机构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已经行动起来,从医院内的急救流程到医院外的应急演练和AED心脏自动体外除颤仪的配置,体系建设在不断完善中。在预防方面,除了自身做到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之外,利用便携式(可穿戴式)心电设备及时预警,将为自己的生命健康提供更多的保障。
-
研究人员研发出首款非接触式心脏骤停AI系统工具2019-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