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网

从行业龙头到世界500强,TCL要跨过哪些坎?

来源:智能网
时间:2021-08-17 10:00:29
热度:106

从行业龙头到世界500强,TCL要跨过哪些坎?文|螳螂财经作者|李永华前不久,2021《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出炉,中国上榜企业数量143家,较上一年增加10家,而美国上榜企业数量

文|螳螂财经

作者|李永华

前不久,2021《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出炉,中国上榜企业数量143家,较上一年增加10家,而美国上榜企业数量122家,比上一年增加1家。中国企业冲击500强的势头不减,除了老面孔,每年都有数量可观的新企业迈过门槛。

值得关注的是,在中国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诸多在全球范围内有重要地位或有很强的品牌知名度的龙头企业,并未进入世界500强名单。

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科技企业又该如何更进一步。

答案,从那些即将从“非500强”迈入500强的“种子企业”身上,或许能够找到些思路。

典型如TCL,刚刚发布的2021H1财报中,TCL(集团)整体实现营业收入1152亿元,同比增长89%,完成净利润107亿元,同比增长460%;其中,TCL科技实现营业收入743亿,同比增长153%,净利润92.5亿,同比增长7.65倍,TCL实业期间实现营业收入508亿元,同比增长36%,净利润33.5亿元,同比增长294%。

按这趋势,TCL 2021全年超过预算的2200亿并不意外,远超500强门槛(本次榜单中第500位的人民币换算营收为1658.42亿)。

以TCL发展为脉络,对探讨科技领域的行业龙头如何迈入世界500,或有重要参考价值。

拉长时间视野后,任何过去失败或成功经历都应为现在和将来创造价值

任何企业在发展中,都有某些被认为是不成功的经历,这并不奇怪,也很普遍。

重要的是,这些所谓不成功,不应只是一段历史,更应是对当下和未来发展的价值驱动力,成为企业禀赋的积淀。

2004年,TCL有过一次大型跨国并购,决策过程可谓惊险,之后面临很大的挑战与亏损,也曾被商学院当作失败案例。

“把它定义为失败,我认为是不对的”,在此次业绩交流会上,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回顾此次跨国并购时说。

从当时的视角单维度来看,评价“失败”看似有道理,而将时间视野进一步拉长,结论就截然不同。

现在,TCL的业务、收入中有近50%来自海外,欧美市场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没有当年的跨国并购起头,TCL要在欧美建立这样的竞争力是比较困难的,也就无法成为少数几个能在欧美市场上存有诸多品牌的中国企业。

“尽管历经磨难,我们这个项目也算是成功”,并购发生17年后,李东生如此总结。

当时间视野更长,看待一个龙头企业,或者龙头企业看待自己才更为清晰。过去在某个时间段的不太成功,被长期的坚守转化为当下的价值,而不是,成为沉默成本永远丢失。

这种价值沉淀,在如今波云诡谲的国际环境下更明显地表达出来。

受疫情影响及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双重影响,很多行业龙头企业的全球化业务面临巨大挑战:直接的,一些目标市场的进口港口货物积压、物流与市场销售不畅;长期的,关税和各种政策障碍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TCL的海外业务依然保持近50%的强劲增长。

究其原因,李东生认为,“这得益于我们全球化的经营体系、比较高的效率和竞争力”。

在产业基地已落子几个核心区域的情况下,全球化的产业供应链布局助力TCL抵冲以上因素影响,而这,与当年跨国并购时埋下的种子有关。

TCL实业的业绩也证明了这一点,上半年海外电视销量1127万台,同比增长11.8%,其中北美、欧洲、新兴市场电视销量同比分别增长3.8%、83.2%、27.0%。据Omdia数据,一季度TCL电视整体市场的销量市占率提升至10.7%,排名稳居全球前三。

对龙头企业而言,不只是将过去不成功的经历消化积淀,曾经的成功,更是企业迈向500强的构筑力。

回顾2009年上马TCL华星项目时,李东生谈到,当时的决策依据是彩电业务发展,必须掌控上游的核心器件—显示屏,规避可能的供应链风险。

时至今日,TCL华星早已不单是为彩电业务的未雨绸缪,而成为TCL科技聚焦高科技、资本密集、长周期的科技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

持续“高位再进化”

行业龙头企业,往往已发展至相对成熟时期,都有丰富的内外部管理经验。

当他们要更进一步,甚至要迈入500强,就必须不断“高位再进化”—期间或面临以下四大挑战。

1、全球化管理

TCL的全球化,一直为外界“津津乐道”,无论品牌亦或商业价值,都让TCL风光无两。

全球化做得足够好,也是助力企业迈向500强的必要基础。

截至目前,TCL业务遍及全球160多个国家地区,在墨西哥、巴西、埃及、越南、印度等地开设八大制造基地,解决了从生产到配送的系列问题,此外,全球设立28个研发中心,拥有12000余名研发技术人员。

全球化协同效应持续强化。

从技术提升到产品输出,再到制造输出,最终实现本地化经营管理和品牌输出,以在更多国家和地区再造的方式布局全球,强化全球化运营能力。

这与很多只卖产品、设立办事处的国际化运作,截然不同。

2、多板块协同管控

2019年4月,TCL完成TCL科技和TCL实业两大集团的重组,确立两大核心业务,TCL科技以半导体显示为核心,TCL实业聚焦智能显示终端,二者构成我们通常认识的TCL。

2020年7月,TCL科技成功摘牌中环集团,核心业务再增半导体光伏及半导体材料。

“通过机制体制的改革、观念的更新,实现了效益倍增。”在谈到中环股份的发展时,李东生如此评价。

投入大量的管理资源,使这项新加入的核心业务,从过去年10-20%的增长率,到2021年上半年实现规模与效益的双重倍增。李东生透露,中环股份投资127亿的宁夏50GW单晶硅工厂已经开建,未来还将投资近100亿在国内建设多个基地,同时加大组件端投资。

混改并入TCL体系后,中环股份正在快速“上道”。

企业收购前,就应思考如何协同创造增量价值。

3、产业周期

不同行业的周期性存在差异,但均对身处其中的企业有所影响,如何与周期共存的同时完善穿越周期的能力,是挑战,也是机会。

“从全球面板格局调整、大的产业格局变化,结合中国产业政策来讲,未来面板业的周期波动将会明显减弱。”李东生如此评价半导体显示的行业周期。

这不意味着,市场供需波动带来的挑战不存在。

7、8月份面板市场出现价格回调,TCL华星内部应对周期波动的一贯策略在保证效益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效益的增长主要是来自公司内部竞争力的提高”,李东生表示。

产能有序增长,对产线布局、产品结构、客户组合的不断优化,这些策略让TCL华星的竞争力大幅度提升,上半年财报所体现的经营效率和效益指标的大幅度改善,与此不无关系。

产品结构上,中高端产品的比例不断增加,TCL华星已成为高端电竞屏的最大供应商,打开了新的市场需求空间。同时成功构建以全球彩电或者显示产品头部企业为主的客户组合。

过去12个月,大尺寸非TV屏的营收占比也一直在增加,“到6月底,这个比例已达到22%”,李东生透露。

一方面是宏观层面周期性的减弱,另一方面是强化自身竞争力不断抵消弱化周期影响。

科技企业的深化发展,多是内外部共同作用的结果。

4、外部环境

面对突发的疫情,不少龙头企业选择主动放慢、减少损失。

TCL不同,“在夯实管理基础的前提下,我们敢于在困难的环境中发力,去追赶超越,也把握了这一次整个行业挑战、困难的机会。谁能克服困难,跑得快一点,你追赶、超过别人的机会就更大。”李东生在业绩交流会上说。

2020年,TCL在疫情席卷全球时积极行动,提出“上坡加油、追赶超越”经营策略,当疫情趋缓,逆境而动的价值得以凸显——2020年,TCL(集团)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净利润增长32.1%。

李东生在致辞中表示,“危中寻机,逆势扩张,积极进取,企业竞争力上了一个新台阶。”

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提升内部能力是弹簧蓄积力量的过程。

疫情只是非典型环境变化,更多的突发挑战,都是对企业胆识和应对力的考验。

求稳与高增长的平衡共处

“短期内,大的并购我们不会做,但我们持续关注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这个领域。”对于未来新赛道战略布局,李东生如此说。

摘牌中环集团后,TCL在半导体光伏及半导体材料方面也有动作,广州成立TCL微芯科技,聚焦半导体领域投资,已确定两个项目——摩星集成电路公司,以及对原中环股份功率芯片项目—环鑫科技注资5.67亿。

确立三大核心业务后,TCL未来坚持的,应是聚焦、稳健发展,颇有些“求稳”的味道。实际上,这种求稳,又与TCL的高速发展并不冲突。

对于未来,李东生提了两个目标,一是要在三大核心业务上做到全球领先,即“规模和竞争力及经营业绩要在行业处于前三名”;二是争取培育两个世界五百强企业—TCL科技、TCL实业。

国海证券分析师吴吉森在研究报告指出,TCL科技“研发、产能、效率优势尽显,半导体显示巨头茁壮成长”;TCL实业AI x IoT核心战略正在快速落地,“家电厂商”印记快速消退,新的发展空间在快速打开。

电视产品外,TCL从冰箱空调洗衣机到各类智能家居产品,底层硬件和上层软件技术齐头并进,AI x IoT已成新的突破口。

被广泛关注的TCL灵悉C12全套系AI家电,集智屏、空调、冰箱、集成灶、智能锁、Mini智屏开关等为一体,满足多场景需求。

TCL实业下属上市公司TCL电子财报显示,AI x IoT价值开始释放,上半年国内互联网收入6.0亿港元,月活用户相较2020年底提升7.7%至1929万人——用户基数越来越大,可挖掘的数字价值日趋增长,AI x IoT全场景生态圈加速落地开花。

2020年5月,TCL拿下奥马电器控股权,进一步补强在冰箱领域的实力,强化海外品牌和ODM业务协同效应。

AI、新型显示、智能制造、5G等方面的技术积淀和前瞻布局,技术与产品创新结合,拓展智能终端产品的内涵与外延。只有如此,李东生口中的两个世界500强才能真正落地。

结语

回看过去十年,李东生将TCL的发展与中国产业转型升级过程进行了结合,“TCL把握了机会,跟上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这一波。”

事实上,无论是最早的家电行业走向海外拓展全球市场,还是后来进入液晶显示领域,亦或是当前开辟新赛道—半导体光伏及半导体材料,TCL的发展一直与中国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也是国家层面产业政策落地的执行者之一。

中信证券分析师徐涛如此点评TCL科技中期业绩,“公司布局新兴技术,我们看好其长期发展前景”。

拥有“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及“国家新型显示技术创新中心”两个国家创新中心的TCL,在顺应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收获自身的快速成长。

未来,中国从技术大国走向技术强国,TCL也将成为更具规模和全球化综合竞争力的企业之一。

这,或成为是中国科技型龙头企业都会走的路。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