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网

同济大学汪镭教授:“智能”是一个很好的形容词,但不能被用于欺骗!

来源:智能网
时间:2019-08-23 16:06:33
热度:131

同济大学汪镭教授:“智能”是一个很好的形容词,但不能被用于欺骗!“小学生都知道,智能是一个很好的形容词。因此,人工智能本质上应该是一类提升的平台,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产业!更不能被用于

“小学生都知道,智能是一个很好的形容词。因此,人工智能本质上应该是一类提升的平台,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产业!更不能被用于欺骗和广告!”同济大学汪镭教授对维科网编辑说道。

在WAIE大会上,同济大学教授汪镭发表了《中国特色人工智能》的演讲,在演讲中,汪镭教授认为,要具体实现中国特色人工智能,需要有针对性的策略研究和实现模式指导。如何把握好这一发展机遇,处理好人工智能在法律、安全、就业、道德伦理和政府治理等方面提出的新课题,这绝不仅仅是中国一国之事,必须从国际平台角度去考虑。

同济大学汪镭教授:“智能”是一个很好的形容词,但不能被用于欺骗!

同时,汪镭教授表示:研究新阶段中国特色人工智能思想的理论框架及科学体系,有助于把握其主要内容及根本的思想实质,提高贯彻落实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有助于为决胜全面建成中级智能优化系统,实施理想化的中国特色高级智能优化系统,实现算法设计系统对系统性性能优化的最终目标促进任务而认真实施!

基于此,维科网编辑有幸邀请到汪镭教授,并针对维科网编辑所提出的问题一一解答。

上海的AI之路: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阶段

对于AI的国内发展特色,不同人有着不同的观点,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AI这个名词,在北京最为火热。据《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18年)》显示,截止到2018年5月,中国人工智能挂牌企业约4040余家,仅北京就1070家。

而在珠三角地区,由于地理优势,并借大湾区建设之东风,众多产业政策纷纷落地,因此,该地区的人工智能企业纷纷成立。另外,上海在数年前,并未有过多的人工智能产业声音,这与北京和珠三角地区的火热相比,似乎显得格格不入。

“原因在于,上海与其他地区相比,并不是同样的发展模式,而是‘平台托举式’的发展。”汪镭教授说道。以汪镭教授的观点看,上海是一个有着脚踏实地产业平台建设精神的城市,其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愿先将其产业平台基础打好。

例如,在世博会举办前期,上海政府就借助世博会这一机遇,优先处理好了城市交通问题,从而打造出了良好的交通网络体系,从而为后期的整体经济提升提供了良好的产业环境及平台基础。

在人工智能相关的行业领域也是如此。在行业平台环境准备就绪时,即可瞬间释放出巨大的行业托举能量,并迅速将经济爆炸的影响扩展到全球。在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已经诞生了依图、深兰、蔚来汽车、小i机器人等智能企业,这些企业与其他智能企业并不完全相同——他们已有效地把企业发展与平台式的技术研发相结合,从而创造出了改变全国,牵动全球智能企业发展模式的产业影响。

AI企业发展的“拦路虎”

虽然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但部分“人工智能企业”却只是纷纷提出一些新概念——即使设想良好,但却难以落地。

对此,汪镭教授直言不讳地说道:“如果是‘假AI公司’或‘智能骗子公司’,那么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短期而畸形的获利目标,一切都会按照设定好的‘智能剧本’在走,他们只需要拿到钱即可。”

“政府需要引导智能企业向正确的长远产业平台提升方向发展,从而避免部分真正想投入到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走向歪路。”汪镭教授补充道。

除此之外,影响AI企业发展的还有复合型人才的缺失。

汪镭教授说道:“我们国家现在急缺既懂经济又懂技术的人才!”由于人工智能涉及多个领域,而以往的培育模式是纯粹的单一化和专业化,特别是在本科到博士生阶段,所学的内容会越来越专业化,并且大部分人员会固守于某一狭窄的专业领域,很难再拓展到其他专业领域。

在这一层面,除了企业的自身培养,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支持国际复合型人才选择回国创业,更重要的是,需要逐步在国内就地培养出相应的本地式和平台式专业复合人才,才能在未来的产业发展中解决这一问题。

AI企业:“短期”与“长期”智能目标相结合

“由于部分的政府管理体系特征及考核要求,引导了许多AI企业趋向于短期的产业利益,而非长远的发展目标。”汪镭教授如实说道。但对于这些企业来说,短期目标固然重要,长期目标也不可或缺。

比如,在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众多企业纷纷布局于人脸识别这一细分行业,并拓展到安防、金融、医疗、教育等产业应用。然而,该领域的市场份额虽大,但企业大量参与其中,必然会导致同质化现象严重,最终导致相关产业迅速进入“低端价格战”,从而阻碍整体市场的健康发展。

由此,汪镭教授认为:“企业要合理定位自己所擅长介入的产业领域,并进行相应的市场评估及自我评估,从而确定自己是否真正适合这一领域。”

虽然目前智能企业获得了大量的政策制定方和资本提供方的大力支持,但这并不能让企业能主动规划更为长远的产业发展,而这正如汪镭教授最后所讲的:“我们需要真正从宏观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角度去加以思考,然后再去做相应的顶层产业决策,才能使中国的智能产业道路走得更远、发展更为迅速、架构更为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