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网

工博会看点:场景展示和方案落地成为机器人展主旋律

来源:智能网
时间:2019-09-23 16:02:06
热度:104

工博会看点:场景展示和方案落地成为机器人展主旋律为期5天的工博会于近日落下帷幕。作为持续举办了21年的盛会,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是中国工业的风向标,每年都有一大批新的工业产品在这里与

为期5天的工博会于近日落下帷幕。作为持续举办了21年的盛会,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是中国工业的风向标,每年都有一大批新的工业产品在这里与公众见面,走向市场。

第21届工博会共设9个专业展,包括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展、工业自动化展、机器人展等,展会面积达28万平方米,共吸引2610家参展商,中外企业在此首发首推超过300项新技术与产品,吸引境内外专业观众18.2万次,同比增长4.5%。

一如往昔,作为制造业企业主与智能制造服务商的桥梁,工博会同时代表着中国乃至世界智能制造技术的最高水准。在国际贸易环境不稳、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渐重的背景下,这些新技术和新技术将给制造业带来怎样的活力,值得期待。

场景展示和方案落地成为机器人展主旋律

每年的机器人展区都最为火爆,和去年一样,占据了7.1H和8.1H两个展厅。中国从2013年开始就占据着全球最大机器人市场的地位。从2018年开始,工业机器人市场环境出现了下行压力,协作机器人进入高速增长的阶段。本次工博会,各家机器人公司也是使出“浑身解数”,在场景和产品上推陈出新,亮点频频。

ABB着重展示了旗下机器人在不同场景的应用。如定制腕表产线,消费者可以自己在屏幕上选择表带和表盘,协作机器人YuMi和柔性输送系统SuperTrak分别负责摆放和运送零件;在垃圾分类场景,IRB 2000负责上料,YuMi双臂机器人负责分拣。

除了首发负载达120-300kg、工作范围达2700 - 3100mm的KR QUANTE – 2,库卡(KUKA)通过一条充电宝组装流水线展示了其智能工厂的解决方案。在上料阶段,机械抓手就能够直接通过上面的传感器监测电芯。此外,库卡还展示了在医疗场景中,协作机器人LBR Med在远程超声检测中的应用。

协作机器人先驱优傲机器人(Universal Robots)则发布了有效载荷达16kg的UR16e。其工作半径达900mm,重复精度达±0.05mm,能够满足高负重的人机协作场景。

和外国机器人公司相比,处于后发的国产机器人一直扮演着追赶者的角色。本次工博会,多家公司发布新品,从技术参数的对比中可以看到,中国机器人正在不断追赶先行者的脚步。

不过,在一体化解决方案上,国内厂商相比外国巨头们差距不小。丰富产品线,整合产品间的功能协作,探索场景落地的整体解决方案,是国内厂商除技术外要补足的另一块短板。

珞石机器人发布了xMate七轴柔性协作机器人,其搭载了高精度关节扭矩传感器,对碰撞力度的灵敏度可以达到1N以内;艾利特机器人同时发布了协作机器人EC612和工业机器人EI67,其中协作机器人主打轻量化。

Flexiv非夕则是首次在国内发布结合力觉控制与AI技术的自适应机械臂Rizon拂晓,该机械臂可以在带线束连接器插拔、精密零部件装配、软性材料表面处理三大应用场景与人工一较高低。

一站式移动机器人方案专家仙知机器人则展示了一个多楼层智慧物流解决方案,机器人可以和电梯实现信号交换,从而自主搭乘电梯,实现多楼层的物流运输。

艾利特机器人CEO曹宇男在接受亿欧新制造采访时表示,目前机器人市场下行主要还是产品因素为主,一些缺乏竞争力的产品在过去通过价格战的方式抢占了市场,如今进入淘汰期。

随着机器人行业竞争的加剧,各家厂商在本次工博会都更加注重场景展示和解决方案的提供。中国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依赖于更接地气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智能制造:从自动化向数字化和智能化不断迈进

从自动化到数字化、智能化,工业自动化展代表了传承和创新。和机器人不同,参加工业自动化企业的背景更为复杂,切入智能制造的角度和环节也各不相同。不同行业的参与带来了不同行业积累的技术和知识,也赋予了智能制造更多可能性。

芯片是设备的大脑,芯片厂商往往通过搭载设备和技术解决方案进行展示。作为芯片行业的领跑者,因特尔(Intel)的展厅更像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平台,来自不同应用领域的产品搭载了因特尔芯片或其解决方案,充分展现了因特尔的技术实力。除了因特尔和AMD,拥有X86芯片架构授权的还有国产厂商兆芯,其芯片已经可以用于工业机器人、ATM终端等场景。

电气巨头施耐德今年在展台上搭建了一条数字饮料生产线,吸引了大批观众前来互动。用户扫码进入选择页面,确定三种果汁的配比,最后通过收到的二维码领取饮料。对于产线管理者来说,该系统的亮点在于实现排产、订单管理的可视化,以此来提升产线的运营效率。

互联网大厂们也加快了向B端扩张的道路。首次参展的京东每逢整点都会开展声势浩大的互动活动。在本次工博会,京东发布了智能工业物联网产业平台,该平台主要实现了各个生产环节IoT端口串联的统一,同时在面对突发状况时,它可以实现数据总控。

和京东在擅长的供应链上进入制造业相似,阿里的1688打造了“工业品牌”的概念。通过MixedReality技术,观众能通过现实和虚拟相结合的形式了解工业产品,很是吸睛。利用该技术,施耐德的销售人员拜访客户时就可以摆脱沉重的样品箱。

工业互联网平台今年则要“平静”很多,大小厂商依然在数据可视化和智能生产上继续迭代进步。海尔除了展示其COSMOPlat在洗衣机等3C制造中的可视化运用,还着重展示了其在医疗、制陶等行业的场景落地。上海电气则整合了旗下风电和电站设备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统一到名为“星云智汇”的平台下。

不得不指出,目前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竞争已愈演愈烈。大部分参展的平台都已经在单一行业中跑出,进入拓展场景和行业的阶段。

在功能上,目前工业互联网主要起到的还是生产状况的监控和调整,虽然从数据采集到算法有多个环节,但是最终都要在PaaS和SaaS层展开竞争。

从数据采集上看,目前工业互联网的数据标准还不统一,数据传输协议上的竞争与合作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在边缘层,边缘计算能力是核心竞争力。

“开放”一直是各大平台都会贴的标签,但是如何实现开放、实现何种程度的开放会是下一步竞争的焦点。想让平台跨越行业的藩篱,平台必须要依赖于不同知识背景的赋能商,如何吸引赋能商,也是竞争的焦点。

除了技术环节,商业模式也将是未来探索的重点。不管是通过销售硬件设备的模式,还是提供平台和服务的订阅模式,目前都还不够成熟,不同服务商也对业务有不同的考量和判断。

随着制造业生存压力的增加,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需求更为迫切。今年明显能感受到,不管是工业设备厂商还是软件服务提供商,都更加重视场景的落地应用。从技术成熟度和价格接受度来看,实现智能制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这些新产品和技术能早日走进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