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ymo无人驾驶商业化的奇点时刻,戴森造车烧220亿的止损时刻
Waymo无人驾驶商业化的奇点时刻,戴森造车烧220亿的止损时刻Waymo发言人确认将拿掉自动驾驶车辆安全员,和戴森正式宣布放弃造车计划,是今天的重磅新闻。Waymo代表的自动驾驶
Waymo发言人确认将拿掉自动驾驶车辆安全员,和戴森正式宣布放弃造车计划,是今天的重磅新闻。
Waymo代表的自动驾驶行业,戴森造车所在的电动汽车行业,是最近五年来的热门话题。在这个时间点,出现了两个极具代表性的动作。Waymo拿掉安全员,是自动驾驶商业化的奇点时刻,戴森放弃造车计划,是电动汽车的止损时刻。
在商言商,自动驾驶拿掉安全员是盈利的前提条件,是自动驾驶提高安全性的必备条件;电动汽车的止损时刻,倒不意味着完全放弃才是真正的止损,前期的投入或许换个方式可能能成,例如成为电动汽车行业的供应商,戴森有这样的积累。
01
自动驾驶奇点时刻的用户科普
从2017年4月开始乘坐Waymo自动驾驶车辆的“Early Rider”项目的种子用户,在经过两年半的有安全员护航的自动驾驶服务后,终于有机会体验到真正的无人驾驶服务。
在本月早些时候,Waymo给种子用户发了一封邮件,邮件的内容就是提示接下来将会提供不带安全员的自动驾驶车辆出行服务,并且对如何使用这种无人驾驶服务做出了指引和安全操作提示,包括如何开始行程、遇到问题如何联系服务人员等。
拿掉安全员,让自动驾驶真正迈向无人驾驶,是自动驾驶商业化的奇点时刻,实现行业孜孜以求的目标之一,另一个目标就是安全了,这是出行服务的永恒话题。作为自动驾驶行业的领头羊,Waymo再一次成为行业标杆。
在无人驾驶商业化的奇点时刻,用户的科普成为了重中之重。为了实现自动驾驶的商业化,Waymo从2009年开始技术方面的研究,从2017年4月开始用户的试乘体验。
除了邀请种子用户做乘坐体验进行科普外,Waymo还在做大量的社区交流工作,希望让乘客,以及其他的道路参与者,能够相信无人驾驶车辆的安全性。
在美国,其他的道路参与者,包括司机和行人,使用了多种方式进行了自己的抗议,朝着自动驾驶车辆丢石头是小事,甚至有人甚至枪都拿出来了,由此可见用户科普的重要性。
在中国,自动驾驶的商业化,也逐渐进入试运营的阶段。上海、武汉、长沙、沧州等地,都在相继颁发可载人测试的牌照,唯一需要担心的是,一些三四线城市颁发的牌照,其监管部门真的具备这样的能力吗?
因此,中国也面临着用户科普问题。在今天,SAE International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上海国际汽车城、中智行和Velodyne等企业,在上海安亭联合举办了自动驾驶公众体验日。
虽然是公园的内部道路,并且安全员还是保留的情况,但这也是在国内少数能够让普通人乘坐自动驾驶车辆的机会,体验着由中智行提供的自动驾驶车辆服务,这也是国内少数能够让公众体验自动驾驶车辆的初创公司。
车智君一共体验了三次,可能是今天体验次数最多的人了,每次都是和不同背景的朋友一起,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解。虽然是公园的内部道路,但是,不时出行的行人、自行车、婴儿车等,都是不同的考验。
有体验的用户会诟病刹车的声音,据了解,这是因为车辆本身采用了ESP的问题,是容易解决的问题,博世ibooster就是一个方案。在感知、规划、控制方面,中智行的车辆体现了自己的水平,并且是三台车在持续稳定的提供服务。
希望接下来,会有更多的国内自动驾驶公司,做这些面向公众的自动驾驶科普的活动。
02
造车的止损时刻
造车是戴森创始人詹姆斯·戴森的梦想,但是,在今天,他亲自扼杀了自己的梦想,因为实在是太难了,关闭电动汽车项目,在烧掉220亿人民币后及时止损,也是其对戴森原有业务员工的保障,因为一意孤行,可能会导致戴森出行问题,因为所有的投入都是戴森自己赚的钱。
戴森也曾经希望卖掉其电动汽车项目,但是,最终是没有找到买家,无奈之下做出果断的选择。但是,不知道戴森还会不会在自身可能有优势的固态电池和电机领域继续做投入,成为电动汽车行业的供应商。
对于戴森而言,原有业务是守江山的状态,电动汽车行业这个大趋势已经形成,行业的增长预期下,很多巨头都在尝试根据自身的长处切入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国内如ICT巨头华为、家电巨头格力和美的等,国外有苹果、谷歌、日立等。
随着戴森及时止损,家底比戴森丰厚两个数量级的苹果,不知道会不会继续坚持造车。至于国内的造车新势力,陷入泥潭的蔚来、被吉利控告的威马等,在面临融资困难的情况下,又该何去何从。
对于有着积累的公司而言,如零跑汽车,或许可以回过头回到老爹大华股份旗下,老老实实做供应商也是一个出路。值得一提的是,在核心部件充分自给自足的特斯拉,即便是卖车最终可能不如传统车企,手头也还是有核心部件可以卖的。
靠烧自己前的戴森可以及时止损,靠烧投资人钱为主的国内造车新势力,只能继续扛下去了,控制成本,一切都是为了产品力、把车卖出去才是能够扛下去的前提,能扛多久就看财务自由的创始人愿意砸多少自己的钱了。
自动驾驶行业,部分玩家,可能也是要面临这样的抉择。造车难,但都是有榜样学习;自动驾驶难就不同了,是因为每前进一步都是无人区、都是新突破,做不到就不如及时止损。
有时候,能自己做主止损,也是一种魄力和能力的体现。
-
自动驾驶汽车要“上路”,相关标准要“先行”2019-10-09
-
ANSYS与Edge Case Research合作,设计具最先进危险探测能力的自动驾驶汽车2019-10-09
-
深耕无人驾驶!传特斯拉1500万美元收购AI初创公司DeepScale2019-10-09
-
联通5G自动驾驶汽车“披国旗”组成“70”;通用推出全新电子架构2019-09-30
-
联通5G自动驾驶汽车“披国旗”组成“70”,喜迎国庆;通用推出全新电子架构2019-09-30
-
印度交通部长:不允许自动驾驶汽车进入市场2019-09-28
-
多伦多大学研发便携式量子光传感器,或可提升自动驾驶汽车探测能力2019-09-23
-
5G+无人驾驶,催化Car OS进化2019-09-17
-
博泽与沙尔特宝集团子公司博得携手,为无人驾驶小巴开发车辆进入系统2019-09-16
-
自动驾驶汽车基础设施的新视角2019-09-07
-
麦肯锡咨询公司发布《自动驾驶汽车基础设施的新视角》2019-09-07
-
电动汽车电池再提安全性 电池科学运行保障高性能2019-09-05
-
迈矽科推出国内首款77GHz长距离(LRR)车载雷达芯片,加速无人驾驶的到来2019-09-04
-
在广州APP叫来一辆自动驾驶汽车,RoboTaxi还远吗?2019-08-30
-
在广州用APP叫来一辆自动驾驶汽车,文远知行的RoboTaxi还远吗?2019-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