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网

指望通过三缸机产品开拓市场,无异于痴人说梦

来源:智能网
时间:2020-11-13 20:02:39
热度:63

指望通过三缸机产品开拓市场,无异于痴人说梦导语:换回四缸发动机之后,别克英朗的销量开始大幅回升。英朗销量“过山车”式的表现,其实说明了一个问题:三缸发动机在中国市场已经是穷途末路。

导语:换回四缸发动机之后,别克英朗的销量开始大幅回升。英朗销量“过山车”式的表现,其实说明了一个问题:三缸发动机在中国市场已经是穷途末路。

张磊 | 文

近日,乘联会发布了10月份国内汽车市场的零售销量排名快报,其中,轿车销量前15名车型中,全新英朗表现引入注目。其同比增速27.7%,环比增速25.8%,以3.81万辆的销量,从9月份的第六名,超越卡罗拉与速腾,上升至第四名,并且与第三名大众宝来之间的差距也只有1000多辆。 而在此前的几个月,英朗的增速也令人印象深刻,5月同比增速55.9%、6月同比增速99.1%、7月同比增速25.7%……英朗强劲增长,虽然与其终端的优惠力度有关,但更直接的因素是,2021款全新英朗在今年又换回了四缸发动机(1.3T车型依然保留了三缸发动机)。

从别克英朗的复苏,看三缸发动机在中国市场的穷途末路 | 汽车新纪元

英朗曾经很长时间都是家轿市场的优等生,经常可以位列轿车销量排行榜的前三名,但在2017年10月中旬,英朗用1.0T和1.3T两款三缸发动机取代了原先的1.4T和1.5L发动机后,英朗的销量就开始出现大幅波动,一度跌出轿车销量榜前十五名。今年英朗换回四缸发动机之后,销量重新大幅回升。

在笔者看来,英朗销量“过山车”式的表现,其实说明了一个问题:三缸发动机在中国市场已经是穷途末路。为什么这么说?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不妨先了解下三缸发动机优缺点。

汽缸是发动机内的圆筒形空室,里面有一个由工作流体的压力或膨胀力推动的活塞。一般来说,在相同的缸径下,汽缸数目越多,相对应的价格也就越高,同样能给汽车带来的功率也就越大。对于家用车来说,一般都是搭载三缸或四缸发动机。

从别克英朗的复苏,看三缸发动机在中国市场的穷途末路 | 汽车新纪元

三缸发动机与四缸发动机比起来少了一个气缸,相应减少的还有一个气缸的点火、供油、连杆和曲轴、凸轮轴对应配件,所以发动机结构简单。同时体积变小,质量减轻,使得车身整体质量减轻,降低了汽车发动机的生产成本与维修费用,这对车企而言是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另外,同排量发动机,缸数越少,功率输出越少。相同转速下,其单位时间内吸进的空气体积就越少,喷油量也变少,油耗也降低、污染也自然越少。这在节能减排政策越来越严格的当下,对车企来说,同样是有战略意义的。

低成本+节能减排+省油,这正是近年来很多车企纷纷推出三缸发动机汽车的根本原因。

从别克英朗的复苏,看三缸发动机在中国市场的穷途末路 | 汽车新纪元

不过凡事有利必有弊,三缸发动机因为其三个气缸的结构问题,导致其曲轴旋转做功不平衡,会出现动力空档期,进而产生动力输入不连续,带来震动感,影响车主开车体验。

这种先天结构带来的问题,没有彻底解决的办法,只能靠优化。通常是通过加平衡轴或平衡块来平衡,至于优化的结果如何,各家车企只能各显神通。因为难以解决的抖动问题,所以三缸发动机长期以来在市场上广受诟病。

但对于市场的声音,车企巨头们并没有过多关注。在整体利益的考量下,通用、福特、标致、宝马、大众、本田、吉利等等车企开始强势普及三缸发动机,甚至宣扬三缸机是行业的发展趋势。或许他们认为通过大力的宣传,市场会慢慢接受三缸机,进而成为主流。然而,现实的结果是,很多消费者一听到三缸发动机,立马就热情大减。

大力推行三缸机,让一众车企品尝到了市场的苦果,像英朗、福克斯等曾经的爆款车型销量大幅下滑。虽然也有像本田凌派、科鲁泽、吉利缤越这样的月销过万的三缸发动机车型,但如果仔细来看,这些车型无不是在母品牌的大力扶持之下,且依靠终端的大幅优惠,才勉强取得这样的销量。事实上,即便是思域这样的“神车”,1.0T三缸机的占比也是很少,更不用谈标致、雪铁龙的三缸机基本都“壮烈牺牲”,而领克的三缸机也是被顾客打入冷宫。

如今,通用、福特、吉利、宝马、PSA等车企的主流产品均更换上四缸机,这其实是对三缸机失败的一种默认。当然,目前还有一些车企继续保留三缸车型,还有一些车企像丰田,正准备推出三缸机产品,但这不代表三缸机还有未来。车企此举不过是迫于汽车双积分政策约束的权宜之计。三缸机注定是汽车动力发展道路上的匆匆过客。而指望通过三缸机产品开拓市场,无疑是逆人心和潮流而动的一种行为,无异于痴人说梦。

回头再看英朗销量的复苏,其能在得到市场反馈之后,“知错能改”,这一点相比很多固执己见的车企而言,还是值得肯定的,比如广受诟病的丰田内饰设计、大众干式双离合变速箱、法系车另类设计……对市场呼声的轻视,或许一时不至于影响销量,但前提一定是消费者没有更好的选择,但这种状况显然不是长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