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智能网 > 工业4.0 > 迅速崛起的华为云,还有哪些成长瓶颈?

迅速崛起的华为云,还有哪些成长瓶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1-10 18:05:24   浏览次数:196


3、华为云的挑战

迅速崛起的华为云,还有哪些成长瓶颈?

如果说仅仅从外部的宣传上看,“云容器市占第一”、“领导者象限”,作为全球唯一一家集合“云、管、端、芯”业务线的战略业务,背负转型重任,华为云的光环太多了,以至于大多数人难以看到它的挑战和短板在哪。

华为云部分分析师报告,图源华为云官网

华为云近些年来市占率和市场规模的高速增长值得肯定,根据Canalys 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公有云市场份额占比,3年多的时间,华为云市占率从不足1%上升到了16.2%。

华为体量庞大,技术实力雄厚,加上在ICT领域有多年积累的销售团队,过去在云还没有受到重视的时候,以硬件销售为主。转型之后,因为硬件和云的需求本身就高度重合,销售团队可以通过硬件拉动云业务的销售。

再者,“华为多年积累的硬件实力,技术上是受到行业认可的,业内的公司对华为云的接受度也相对容易一些。”一位云业务的销售经理对连线Insight表示。

这些都是华为的先天性优势,但华为云也面临挑战。

近期,华为心声社区刊发的《任总在企业业务及云业务汇报会上的发言》已经提出了一些尖锐的问题。

任正非说到,“我们期望以华为云为客户提供服务,但客户不一定会选择我们”,“没有应用,华为云就可能死掉”。

任正非还说,华为的软件整体还可以,但是要超越对手,就是需要不断地改革。

在2019年1月,针对华为云的问题,就有过一次集中的反馈。当时,华为一位内部员工写了一份万字书——《#华为云#听从你心,无问西东》并获得了任正非的转发。

《#华为云#听从你心,无问西东》,图源华为心声社区

这份万字书经由任正非的转发,相当于默认了文中华为云存在的种种问题:

首先是华为的失策,华为重视大型企业的私有云,却忽视公有云的建设,失去了抢占市场的先机。

其次,对于云业务的发展,公司内部难以形成合力甚至互相阻碍,客户一个需求很明确,前后非要去两拨人,一波公有云,一波私有云,浪费公司资源。

再是,华为云的历史包袱太重,过去做私有云产品线路太多,路子铺的太广,不能统一客户需求,在云产品上什么都想要做,但什么都没做好。

还有,公司重宣传而不重品牌,对外相当于雷声很大,业内都知道华为云的存在,但是华为云的口碑建设跟不上,华为自己对云的理解甚至比不上很多客户和合作伙伴。

2020年4月,华为云发生的一起大规模宕机事件,当时有网友表示“公司在华为云上的集群和服务器全都挂了”,此次宕机三小时后华为云才给出回复,也引发了外界对华为云的思考。

今年年初,从任正非的思考中,我们可以看这些问题有些变的,还有一些不变的。

比如业务之间不能形成合力的问题,任正非表示,“公司从机关到一线都做了比较大的组织调整。经过半年多的运作实践,新组织架构促进了一线的资源投入,提升了产业生态等方面的专业能力”。

任正非同时提到,“必须构建卖云服务的能力及支持面向客户提供云服务的运营、运维能力”,“阿里云、腾讯云、AWS推出越来越多的软硬融合的设备,华为的优势在硬件,我们要加强软件、应用生态,不应放弃硬件给华为云带来的优势”。

华为仍没有很好的用“云”思维去解决客户的需求,去构建软件生态。

“说到底,华为还是很难摆脱传统企业的制造思维,做云还是需要多一些互联网思维,华为以前不喜欢这么做,不过最终它还是要来补补课。”一位计算机行业分析师也对连线Insight说到。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发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报告,在公有云市场,华为市场份额为16.2%,距离第一的阿里,仍旧差24.7个百分点。

但客观地说,相比于思科、IBM,同样是硬件设备厂商,华为在云方面的转型还算成功,至少从市场份额来说已经在国内有了立足之地。

只是“华为现在其他业务做得太好了,新业务启动的时候肯定是慢的,但大家都希望你一启动就到80码”,华为云副总裁苏立清也说到。

微软转型为云厂商用了15年,当前的华为云,仍处于探索期,今后能否承担重任,仍然需要时间来验证。

(本文头图来源阿里云官方微博。)

<上一页  3  
 
关键词: 华为 业务 计算

[ 智能网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
可穿戴技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智能穿戴设备中运用的物联网技术
推荐智能网
点击排行

 
 
新能源网 | 锂电网 | 智能网 | 环保设备网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