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智能网 > 机器人 > 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下游:集成商竞争激烈,暂未形成规模效应

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下游:集成商竞争激烈,暂未形成规模效应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4-23 18:07:01   浏览次数:78
核心提示:2021年04月23日关于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下游:集成商竞争激烈,暂未形成规模效应的最新消息:系统集成商处于机器人产业链的下游应用端,为终端客户提供应用解决方案,负责工业机器人应用二次开发和周边自动化配套设备的集成。机器人下游应用领域广泛,集成商在下游行业复苏时能充分受益,


系统集成商处于机器人产业链的下游应用端,为终端客户提供应用解决方案,负责工业机器人应用二次开发和周边自动化配套设备的集成。

机器人下游应用领域广泛,集成商在下游行业复苏时能充分受益,展现出相对更高的弹性。但与零部件和本体环节相比,系统集成的壁垒相对较低,竞争激烈,与上游议价能力较弱;且在不同行业之间横向拓展困难,企业发展存在一定的瓶颈。集成企业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中国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商占比(资料来源:MIR官方数据)

由于系统的非标性(产线非标性和人员非标规模效应差),不同领域的系统不能完全复制,行业的拓展存在高壁垒,同时集成商金流压力大,进一步限制行业拓展。因此机器人系统集成商普遍规模较小,年产值不高,缺乏竞争优势。

得益于本土服务优势,包括渠道优势、价格优势、人才红利等,中国系统集成市场本土企业占据主导(占比高达 96%)。但由于系统集成的技术壁垒较低,与下游的议价能力较弱,因此其毛利率水平也较低,市场竞争较为激烈。而高端应用领域(如汽车制造,电气电子设备制造等领域)国产化率依旧较低。

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行业国产化率(资料来源:MIR官方数据)

以国内协作机器人为例,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终端价格持续下降。协作机器人成本由2014年接近21万,下降到2020年的11万左右。2018年全球及中国市场协作机器人厂商数量分别不低于60家、40家,而到2020年更是增长至不低于110 家和 75 家。同时随着更多国内集成厂商的加入,会降低整个供应链成本,加速行业洗牌,长期来看会促进国产品牌的崛起。

协作机器人(图片来源:维科网)

同样的事也发生在热度持续走高的工业移动机器人分支领域。以200kg载重的移动机器人平台为例,2018年单机价格接近15万。仅两年时间,单价价格下降到10万左右。而移动机器人领域的集成相较于传统工业机器人集成,项目非标性更强,项目复制难度更大。在移动机器人变得更柔性的同时,集成商并没有因此获得更好的行业延展性。

移动机器人平台(图片来源:维科网)

集成商作为连接机器本体厂商与终端用户的纽带,国产机器人系统集成商的快速成长会加速带动机器本体厂商的发展。在工业机器人销量与日俱增,国产品牌快速崛起的背景下,集成商与国内机器本体厂商如何迅速磨合,默契配合将是行业发展中尤为关键的一环。

 
关键词: 机器人 非标 下游

[ 智能网搜索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
工业机器人的几大主要应用场景 实现机器人智能行走的机器人底盘,其内部结构究竟是怎样的?
传感器解决机器人发展四大问题 智能化进程再提速 如何了解工业机器人?必看这11项问答
推荐智能网
点击排行

 
 
新能源网 | 锂电网 | 智能网 | 环保设备网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