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网

2021 ID智能家居设计大赛升级,施耐德电气赋能智慧生活

来源:智能网
时间:2021-06-16 20:04:07
热度:52

2021 ID智能家居设计大赛升级,施耐德电气赋能智慧生活中国北京,2021年6月15日——“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丰富数字生活体验,发展数字家庭。日前住建

中国北京,2021年6月15日——“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丰富数字生活体验,发展数字家庭。日前住建部等16部委联合发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加快发展数字家庭 提高居住品质的指导意见》,为构建全民智慧家庭生活从愿景走向现实按下了“快进键”。

对于室内设计行业,如何将艺术风格设计与智能家居设计融为一体已成为大势所趋。为了探索智能家居未来发展方向,助力室内设计师实现智能家居设计梦想,全球智能家居行业的引领者施耐德电气再次携手美国《室内设计》中文版,打造第二届升级版“2021 ID智能家居设计奖”,面向设计师群体征集基于施耐德电气Wiser智能家居解决方案的优秀设计作品。

本次大赛将邀请多位重磅嘉宾担任评委,包括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秘书长陈亮、DCDA戴维国际设计创始人暨首席设计总监David Chang张书铭 、美国《室内设计》中文版出版人赵虎、施耐德电气全球智能家居系统副总裁马思韬等专业人士,协同对所有参赛作品中智能家居的设计应用和创新能力进行评选。除了为优秀设计师颁发权威获奖证书,对设计方案落地提供产品指导与技术支持以外,大赛还将向参赛设计师和成功项目提供多维宣传,进一步提升智能家居应用和赋能品质生活的广泛认知。

去年的ID智能家居设计大赛,超过两百余位优秀设计师在线提交了精彩的设计作品,充分诠释了对“家”的理解,以及艺术风格与智能家居设计的完美融合。秉持加速共绘智慧生活新图景的目标,本年度大赛将对整体活动进行三大升级,包括:

增设奖项类别:除普通住宅外,将面向更广阔的智能系统应用领域,增设别墅大宅、商业用途(如民宿、酒店、会所等)两大类别,为更多领域的设计师开辟专属通道;

增设区域赛事:大赛将采取区域奖项+总奖项的形式,增设华东、华南、华北、华中、西北、东北6个区域奖项,助力设计师提升区域影响力,为进阶全国总决选奠定基础;

开通线上评选:施耐德电气官方微信设计之施将开通入围作品线上投票,大众均可参与评选,增设最佳人气奖。

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秘书长陈亮表示:“响应国家号召,顺应时代潮流,我们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这也为我国推广智能家居、打造智慧生活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契机。毫无疑问,未来的室内设计要打通‘技术’和‘艺术’,进一步挖掘智能家居对品质生活的赋能价值。”

DCDA戴维国际设计创始人暨首席设计总监David Chang张书铭曾经担任多项国际权威设计赛事评委,他表示:“智能家居并不是豪宅的专属。在国外,智能家居的普及程度较高,比如北美、日韩等。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越来越重视生活品质。室内设计,绝不是简单的装饰堆砌,更重要的是读懂用户需求,引发用户对生活的共鸣。当空间与智能相结合,会迸发出迷人的生命力。”

美国《室内设计》中文版出版人赵虎表示:“在过去与智能家居深入了解的过程中,我们很惊喜地发现行业中的领军企业在解决技术问题的层面几乎是无往不利的,但是对产品应用场景的拓展依然存在很大的想象空间。与此同时,设计师群体对当下智能家居所拥有的能量并没有十分清晰的了解,这让我们意识到,身为家居行业的专业媒体,我们有责任在智能家居、设计师以及用户群体之间搭建沟通与互动的桥梁,打通科技与艺术,设计与生活。”

施耐德电气全球智能家居系统副总裁马思韬表示:“去年大赛,我们见证了中国的智能家居设计力量,行业也给与了高度评价。我们希望为室内设计师打造一个创意沟通和学习的权威平台,共同推动中国智能家居设计的发展进程,帮助更多的设计师了解和拥抱智慧浪潮,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为消费者带来更加安全舒适、简单便捷的高品质居家环境和生活方式。”

活动报名时间从2021年6月15日起,截止至9月1日,由设计机构或设计师个人自愿申报参加,各行业组织也可择优向组委会推荐作品。设计师需填写相关信息、项目说明、业主背景及业主诉求等,并将设计作品上传至参赛页面即可完成报名。

关于施耐德电气

施耐德电气的宗旨,是赋能所有人对能源和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推动人类进步与可持续的共同发展。我们称之为 Life Is On。

我们的使命是成为您实现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的数字化伙伴。

我们推动数字化转型,服务于家居、楼宇、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和工业市场。我们通过集成世界领先的工艺和能源管理技术,从终端到云的互联互通产品、控制、软件和服务,贯穿业务全生命周期,实现整合的企业级管理。

我们是一家拥有本土化优势的全球企业,致力于推动开放的技术及合作伙伴生态圈,积极践行有意义、包容和赋能的共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