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啡有1000倍镇痛强度?瑞健生物告诉你!
吗啡有1000倍镇痛强度?瑞健生物告诉你!这是谭震的二次创业,在创建瑞健生物之前,他曾结合自身专业所长参与成立了一家可穿戴医疗器械公司,谭震是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博士,在攻读博士学
这是谭震的二次创业,在创建瑞健生物之前,他曾结合自身专业所长参与成立了一家可穿戴医疗器械公司,谭震是首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博士,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就曾对功能神经外科相关的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和药物治疗有过专门研究。
不过,或许是不满足于仅在设备应用层面的开发,谭震在博士毕业后开始朝着更为深度的药物研发方向靠拢,遂在2019年创建了深圳瑞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对于选择神经系统疾病赛道再次创业,谭震回应道:“神经系统新药研发的壁垒相对于可穿戴设备开发更高,高壁垒的赛道在未来市场更能凸显竞争价值。”
瑞健生物成立后,公司主要专注于“First in class”和“Best in class”的镇痛、抑郁疾病创新药物研发,并且已经搭建了包括治疗顽固性疼痛、抵抗型抑郁症等疾病在内的多条在研管线。
创始人谭震坦言:“其实中国的神经系统新药研发领域有不少优秀的初创公司,中国在这方面的研发正在努力追赶发达国家;我们团队成员来自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他们在神经系统药物研发领域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这只国际化的研发团队形成了瑞健生物的研发核心。”
从镇痛到抑郁,解读瑞健生物临床管线布局
基于团队在神经系统药物研发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以及对各种靶点和适应症的深入理解与研究,瑞健生物率先瞄准的便是神经系统的镇痛药物市场。目前,全球镇痛药行业产值已经由2014年的37.25亿美元上升到64.4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1%;而中国的镇痛药行业产值近几年也保持稳定增长,2019年达到252.21亿人民币,年增长率为13.2%,未来市场空间不可限量。
2014年-2020年1季度中国镇痛药行业产值(亿人民币)
疼痛是人类最常见的生理反应之一,引发的原因多种多样,疾病、手术、应激反应等都可能导致身体疼痛。然而,临床上缓解严重疼痛的方式主要还是采用阿片类止痛药物,但这种药物却因具备成瘾性,容易造成患者对药物的依赖,引发公众担忧。所以,目前的镇痛药物市场急需一款与吗啡镇痛强度相当,甚至超过吗啡的非阿片类药物满足亟待解决的临床需求。
瑞健生物自主改进的PA01管线或许可以解决这一痛点。该药物由已上市的N-Ca通道阻滞剂改进而来,通过对其结构进行改进,使其能够顺利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内部高效率阻滞N-Ca通道发挥强力镇痛作用。其适应症包括创伤战伤急性疼痛、手术疼痛、分娩痛、癌痛、慢性疼痛等。
值得一提的是,PA01的给药方式也十分灵活,可以采用静脉注射、喷鼻剂或者贴皮缓释制剂,大大扩宽了药物的使用领域。
创始人谭震介绍了公司关于PA01管线的最新临床前研究结果:PA01动物模型数据显示静脉注射和喷鼻给药镇痛效果均显著优于已有的N-Ca通道阻滞剂,并且在与吗啡作对照试验时,其药物镇痛效果是吗啡的1000倍,公司正在积极进行该管线的中美双报,预计2022年进入临床一期,届时将成为中国少数可同时在中国和美国开展临床试验的神经系统创新药公司。
除了疼痛领域,瑞健生物另外还有2个主攻抑郁症领域的药物,即RJI5和RJI6。
在国内的抗抑郁药物市场,主要由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选择性5-HT及NE再摄取抑制剂(SNRI)、NE及特异性5-HT抗抑郁药(NaSSA)、5-HT受体拮抗和再摄取抑制剂(SARIs)、选择性5- HTIA受体激动剂和其他药物6种类别构成。
医院抗抑郁药属性分布
其抗抑郁药物市场空间也由2011年的29.3亿人民币增长到2016年的62.6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16.4%,预计2024年医院的市场规模将在100亿元左右。但国内的抗抑郁药物仅有10%为纯国产药,剩余的市场份额被进口药和合资药占据。
2017年,国内16城市样本医院抗抑郁药用药金额预计达12.95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11.83%,预测国内抗抑郁药总体市场规模超过100亿元。而在这个市场里,约有30%至40%的患者对抗抑郁药无反应,呈抵抗型。市场尚无治疗抵抗型抑郁症的新型药物。瑞健生物瞄准的便是这个市场。
瑞健生物自主研发的抗抑郁药物RJI5和RJI6是市面上极少数能够治疗抵抗型抑郁症的药物,具备无成瘾性、无致幻性、快速起效、长期抗抑郁的特点。该类药物是以氯胺酮为原型进行重新设计开发,公司目前已经完成了成药性研究,正在积极进行临床前试验。
此外,瑞健生物也在积极探索与多家著名药物研发机构及CRO公司合作,共同打造神经系统创新药研发中心。瑞健生物聚焦神经系统疾病领域,力争成为未来以神经系统新药创制为突出优势的高科技企业。
据悉,瑞健生物正在进行首轮资金募集,不过创始人谭震透露,公司已经接洽了合适的投资人,融资已经接近尾声,融资所得主要用于加速公司后续管线的推进,相信不久后便能迎来好消息。
作者:王婵
-
全球首个早衰症药物获批,死亡率降低88%2020-11-23
-
专注于创新抗肿瘤药物的德琪医药香港联交所挂牌2020-11-20
-
陈根:治关节药物治疗的效果渐差,无线电波可救场?2020-11-19
-
陈根:肠道微生物已被证实影响药物疗效2020-11-13
-
备受争议的阿尔茨海默病药物面临FDA专家组的严格测试2020-11-08
-
甜菜根肽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良好候选药物2020-11-02
-
WHO称:瑞德西韦作为新冠治疗药物几乎无效2020-10-25
-
瑞德西韦作为第一个新冠治疗药物上市,却不能治愈新冠肺炎!2020-10-25
-
FDA批准首个新冠药物瑞德西韦,吉利德盘后涨近4%2020-10-23
-
对抗致死率90%的埃博拉病毒 全球首款治疗药物获批2020-10-19
-
首款埃博拉治疗药物!再生元中和抗体组合疗法Inmazeb获批上市2020-10-16
-
志道完成亿元融资,推进细胞因子药物临床开发2020-10-16
-
电子血管:促进血液流动,协助药物输送2020-10-04
-
药物如何精准命中癌细胞?2020-10-03
-
新通药物完成Pre-IPO轮逾亿元人民币融资2020-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