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网

上市只是心玮医疗走向星辰大海的第一步

来源:智能网
时间:2021-08-23 16:04:14
热度:82

上市只是心玮医疗走向星辰大海的第一步今日,心玮医疗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似乎是上市时间不巧,认购超333倍的心玮医疗上市便遇到了港股生物科技泥石流一样的行情,亦不能独善其身,收盘跌幅达

今日,心玮医疗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似乎是上市时间不巧,认购超333倍的心玮医疗上市便遇到了港股生物科技泥石流一样的行情,亦不能独善其身,收盘跌幅达到24.56%,市值仅有42亿人民币。

成立于2016年的心玮医疗,聚焦于神经介入及心血管领域的产品研发及销售,核心产品包括Captor取栓器械、左心耳封堵器等四款商业化产品,唯一拥有覆盖脑卒中预防到治疗的一站式产品管线,到2021年底预计获批品种达13个。本次上市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核心产品及在研产品的研发、生产及营销等。

神经介入,是通过介入的方式来治疗脑卒中,近几年成为了资本市场的弄潮儿,短短几年内便涌入了大量企业和资本,而各家企业成色如何则众说纷纭。

快速发展的神经介入

脑卒中是全球导致死亡和致残的主要成因,也是2019年中国患者的首要死因。脑卒中是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出血引起脑组织损伤而引发的疾病,前者被称为缺血性脑卒中,约占脑卒中患者的20%,后者被称为出血性脑卒中,约占脑卒中患者的80%。2019年,中国脑卒中患者达到1480万,而每年新发患者约240万。

脑卒中患者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开脑手术和神经介入技术。因安全性高、疗效显著,神经介入正在快速发展。

出血性脑卒中大多为动脉瘤引起,一般使用弹簧圈栓塞或联合支架类产品进行栓塞的方式进行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介入治疗主要包括支架取栓和抽吸导管取栓;动脉瘤硬化血管狭窄一般使用支架或球囊进行介入治疗。

在神经介入技术推广及国产企业发力的浪潮下,中国神经介入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以心玮医疗已经商业化的Captor所在的取栓赛道来看,根据2019年CINS大会数据,中国2014-2019年取栓数量从1100例增长至40000例,年复合增速高达105.2%。

而从市场规模来看,中国神经介入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保持21%的市场增速,并将在2030年增加至489亿。

在行业快速发展的背后,却是中国神经介入市场国产化率仅约10%的市场格局,国内市场主要被外资企业占据。根据心玮医疗招股书,2019年中国神经介入市场的五大参与者均为国际公司,合计市场份额超80%,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全产品体系布局

心玮医疗显然是有着做大做强神经介入的雄心,在产品管线布局上实现了神经介入全产品线布局,拥有7款获批产品及16款在研产品,涵盖缺血性脑卒中取栓术、颅内狭窄治疗、缺血性脑卒中预防及出血性脑卒中治疗等领域,并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方面实现了商业化。

商业化领先

截至2021年3月31日,心玮医疗已经通过分销商体系覆盖了1135家医院,从过往销售情况看,主要产品销售包括157家三甲医院及148家非三级医院等。

而从销售数据来看,心玮医疗商业化收入主要来自三款产品微导管、远端通路导管和Captor取栓支架。

当然,由于员工期权费用、研发支出加大、收购、销售费用增加以及上市支出等,心玮医疗目前仍未实现盈利。在市场竞争逐渐激烈的神经介入领域,持续加大研发是每个企业的必然选择,在这样的背景下,在亏损中持续向前奔跑,恐怕是心玮医疗未来几年的常态。

两大风险:知识产权纠纷与市场竞争

知识产权纠纷恐怕是大部分高值耗材领域创业公司都会遇到的问题,除大部分国际公司掌握核心知识产权外,多数优秀的高值耗材企业的创始人均有国际公司从业经验。心玮医疗上市之前,便被美敦力起诉Captor侵犯了美敦力持有的两项中国发明专利。但根据君合事务所和锦天城事务所的判断,美敦力不太可能在知识产权侵权索赔上胜诉。

当然,与知识产权纠纷相比,即将到来的市场竞争恐怕是市场最担心的。国产化率仅有10%的神经介入赛道,已经让人捉摸不透到底是蓝海还是红海。一方面,中国神经介入渗透率仅有1.7%,市场增速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另一方面,神经介入医师的培养速度有限,而国产企业已经扎堆进入这一赛道,未来产品的上市速度恐怕要超过神经介入医生的培养速度。

结语

在国产替代浪潮下,神经介入迎来了一批时代号召下的新兴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对神经介入器械企业来说,有利于借助资本加速研发和产品落地,推动中国神经介入行业快速发展,让脑卒中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

当然,港股生物科技类企业在登陆资本市场后较难形成有力的估值锚,其表现极容易在资本市场震荡中上下起伏。破发,或许可以让市场对神经介入这个过热赛道的热情有所降温,而对心玮医疗来说,也许不失为一个好的开始。对于尚在亏损且大部分管线需要投入研发的心玮医疗来说,想要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除了与市场积极沟通外,现有产品的快速商业化与在研管线的梯次研发依旧是走向未来星辰大海的核心。

本文来源于亿欧,原创文章,作者:李伟。转载或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